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3597|回复: 4

韦力:寻访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8
大银鱼 发表于 2015-1-29 2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55期】韦力:寻访真正的中华文脉

2014-11-04 14:16     阅览:3024    评论:1   
编辑:资讯编辑    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韦力:寻访真正的中华文脉

  ——“芷兰斋藏稿钞校本丛刊”推出《孟子私淑录》《唐诗英华》



  “稿钞校本是我传统藏书的一个支柱之一,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学术的正统,这才是真正的文脉所系。”——韦力
  作为中国学术史、出版史的一个独特品种,稿抄校本,因其独特的收藏价值,受到诸多顶尖藏书家的青睐。其中,尤以藏书家韦力先生对其格外看重。经过韦力先生首肯,将其收藏的千余种稿钞校本精品,精中选精,交由姝合文化出版公司陆续影印出版,并亲自定名为“芷兰斋藏稿钞校本丛刊”。首次推出的两种为《孟子私淑录》《唐诗英华》。
  为了解“芷兰斋藏稿钞校本”收藏及影印出版的独特意义,孔网特邀藏书家芷兰斋主韦力先生做了一个长篇访谈,谈稿钞校本、谈戴震和《孟子私淑录》、谈钱谦益和《唐诗英华》。聊到兴头,韦力先生更谈及他近年所做的对于中国学术史的寻访工作,他的藏书之爱,以及他正在撰写的百万字篇幅的大作。
  这位“富而好书”,被誉为中国第一藏书家的先生,聊古籍、思想、学术、文化有着无穷无尽的兴趣和话题,但是身处藏书圈和学术圈的夹缝中,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藏书圈购书的目的主要为了增值,关心学术文化的少;学术圈研究学术的泰半为了在当下学术体系中立足,即便可能这个学术体系的水准连乾嘉的“饾饤之学”还比不上,真关心学术思想渊源和文化建设并致力研究的学者也不多。像他这么多金,又好读书,而且自寻烦恼去花钱费力寻访中国学术史渊源,还把腿真的跑断了的人,简直就是独一无二。用他自谦的话说,是“执于一端”。问题是,他自个儿干这个事自得其乐也就罢了,他还希望把他为文化学术所做的努力传播出去,让更多的读者来对中国古典学术文化感兴趣。和李零教授给商界大腕讲《孙子兵法》所碰到的尴尬一样(大腕们是希望用《孙子兵法》去搞商战),他也明白听他讲座的不少人,是希望如何“发财”;他也同样明白,好多邀请他做的看似推广学术文化的事情,其实无意义。但是,他还是“知其不靠谱而为之”。能做一点就做一点,他想把他发现的“中国真正的历史与文化”告诉给更多的读者。
  他是商界大腕,他是藏书大鳄,他也正孤独彷徨地“执于一端”,有点儿不合时宜地貌似“夔一足”。
  在芸芸书友间,也许,你正是他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知己。他希望和你交流藏书、思想、文化、学术。

图/孔夫子旧书网
  稿抄校本是什么?
  
1977411_d16e5e78c9ec1f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9

帖子

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9
老硫磺 发表于 2015-1-30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韦力是收藏大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8
大银鱼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您先谈一谈稿钞校本在您藏书中的独特地位和它的意义。
  韦力稿钞校本这个概念不是我的发明,这是清代以来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源于乾嘉朴学的兴盛,稿钞校本是中国真善本中的一个独特品种,它是由于中国特殊的语言系统形成的。
  因为中国是以元音发音为主的语系,这个语系的麻烦在于他产生了大量同音不同意的字,因为元音少,他必须要不断的解释,解释就意味着,比如我说个“一”,你可以想到无数个“一”,我必须讲我说的是“一二三”的“一”,不是“依靠”的“依”。也就是说它属于表意文字,它又是元音发音为主,又是表意,产生历代的错讹。就像抄任何一个东西,比如这部抄本,我抄一遍,他抄一遍递给你,十个人之后基本上面目全非,这就是中国(古籍传抄)特点。因为这个特点,如果你要想理解作者的思想,比如这部书的真实思想,你必须要回到他的本源,你怎么知道它的本源?你怎么知道你这个本子是一个没有错讹的本子?这样就产生了校刊,这就是稿钞校本一个基本的来源。为什么到清代才开始兴盛起来?就是因为乾嘉朴学的兴盛,因为跟明代王阳明这个体系有很大的关系。王阳明秉持满街皆圣人的观念,这种观念有一个好处,他解放了思想,但是他有一个坏处,他产生了大量滥竽充数的人,因为他讲究自我。传统中国人是比较缺乏自我的,而王阳明这个观念在解放人性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产生的坏处就是,他没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是真正的悟道还是在装作悟道?比如聚一堆人坐在一起讲学论道,谈着谈着,突然有个人站起来大喊一声:我悟道了!别人说你怎么悟道了?你一问就意味你落入了窠臼。怎么悟?悟道是不可解的,语言是有障碍的,语言解出来了就离本源就有距离了。他(王阳明)其实是把一些禅宗的思想也融进去了。这样产生了人们对于学问的不认真,所有的东西都不认真,认为解放思想,人人皆尧舜,这个事(学问)就无所谓了。

  到了清初之后,顾炎武、黄宗羲开始力矫此弊,产生了校刊学,从阎若璩、胡渭,开始系统地来解这些东西。逐渐形成了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出现就产生了对于校勘学的看重。在中国的学术顶峰中,尤其是清学中,校勘学是一大支柱,而校勘学的基础其实就是稿钞校本。所以这样来讲稿钞校本的地位,从清代学术上影响到了藏书观,所以清代的藏书家就极看重稿钞校本。而稿钞校本收藏的群体南北有区分,稿钞校本主要产生在江南地区——江南其实也是很小的范围,就是苏州、吴兴、常熟、湖州,其实你看看就是太湖边上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中为什么产生多这么多灿若群星的这么多大家,这个历史有意思,到今天为止我没有看到一种能让我信服的一种解释。为什么产生这么一个结果?后来我们一直讲江南地区是中国明清一代的人文渊薮,但是我们知道,比如秦汉以来的学术基本上以北方体系为主,而南方的所谓蛮夷地区基本上是不行的,但是现在(清代)蛮夷地区后来居上,这个话题又太大了,扯远了我们谈论的话题。但是这一点产生了这个疑问和这个结果。所以藏书的路数上,稿钞校本是江南地区主要收藏。大部头、注重高头讲章是北方地区的藏书体系。我个人藏书是杂糅性质,所谓兼收并蓄,南北方的藏书体系都去收。并不是自己觉得自己能涵盖一切,而是今天特殊的藏书环境。因为我们从1919年以后,有了公藏意识,建了很多公共图书馆,49年之后更是这样的,我们本能地认为这是一个化私为公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西方的潮流,五四以后受了很大的影响,大量的藏书汇入了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变得很少了,今天能让我任意抉择的书也很少了,所以我只能让自己的藏书各个体系都有,才能左右采之,没有这个我买那个,没有那个我买另一个,这叫看菜下饭的一种买法。这就是我对稿钞校本重视的原因,一个是它的学术性,一个是目前的(古籍流布)状况。
  关于藏书观,1919年之后是一个大的转变,新文化运动一个重要的观念,想借鉴西方的文艺复兴,因为文艺复兴打破了整个中世纪社会对人思想的禁锢,他打破的方式就是以戏曲、小说、诗歌,这些东西来启迪民智,促进人们知识的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想利用这种办法来达到启迪民智的目的,但是实践证明这个效果不是太明显。源于中国的特殊环境,按照西方的统计,中国人在清代晚期,识字率不到10%,这10%中还不包括女性。还有一个原因又回到我最初说的,中国表意文字的艰难,中国的文言体系和语言体系是完全两回事,这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比如西方当初找一些所谓识字的人读一篇中国的公文,他能读出来,外国人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我怎么知道什么意思!外国人一直不能理解,你都认得这些字,都能读出来,为什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一切的特殊性跟中国的语言系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如当年那些文化先驱学习西方想要达到的效果,这是中国的一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影响到了藏书界,那会儿,(藏书界)对当年的所谓新文学版本有了很多人的收藏。那个时代也把戏曲、版画、小说都升到如日中天的地位,比如提出了四大名著的概念,还有郑振铎对于版画的研究,这一切都影响到了藏书界,所以藏书界一直到今天认为(戏曲、版画、小说)这是一个大体系。但是真正构建中国思想体系的学术反而今天受到了忽略。所以你看到了今天藏书的圈子,好多藏书人基本上都是玩新文学、杂志、旧平装,基本上是这个路子。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经过了49之后,我们以打倒孔家店为号召,我们对这种思想的隔离是特有的,我们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一块儿倒掉,就是我们今天的局面,对于这个局面,无奈。但是我是一个近似于执于一端的人,我按照传统的方式藏书,所以稿钞校本是我传统藏书的一个支柱之一,我坚定的认为这是学术的正统,这才是真正的文脉所系,这是我对稿钞校本概念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8
大银鱼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您大概藏有多少种稿钞校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8
大银鱼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08: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帮着贴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