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2896|回复: 1

凉爽天气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8
大银鱼 发表于 2015-1-28 2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凉爽天气

凉爽天气
-
    出门遇雨,走半道又返回家,买点菜和肉馅,包饺子玩。
-
    凉爽天气正好翻书。为看《百宋一廛赋注》,网上购一册台北广文书局的精装本,快递刚送到手。
-
   清代的两位藏书家,一个黄丕烈(荛圃1763-1825),一个顾千里(涧萍1766-1835),在藏书界里真是“瑜亮伯仲”, 名载史册。黄被誉为“版本第一”,顾被誉为“校勘第一”。  
-
   记得前两年有个杭州老太太送去西泠印社一套古籍,请里面的人帮着鉴定,想要出手,但不知多少钱。西泠印社里的人也挺讲究,帮着作价一万,然后上大拍帮老太太试一下。在他们出版的拍卖图录里专门给这套书绍介了是“黄批顾跋”。藏书界闻风而动,西泠门前一时车马熙攘,最后这套书的落槌价是800余万。可以想见,沾上黄顾墨痕的线装,简直可称为藏书界的图腾,余音传到我这里,只有膜拜的份。
-
   《百宋一廛赋注》是顾颂扬黄的一篇大赋,对拥有一百部宋版的老黄极尽讴歌,同时又对宋版高声礼赞。而黄也在认可顾所沥血写就的赋里,融进他的注释。这样,一篇藏书界的美文诞生了,可谓是双壁合一,绝伦盖世。明代已经给宋版书作价是一页宋版一两金,一百部搁到现在,随便拿出一套,足可以换得几台坦克,开上街,买土豆子白菜玩了。
-
   原本应该是千古绝唱的文脉友谊,因为又一位大家段玉裁(懋堂1735年-1815年)的出现,罩上了不应有的灰霾,致使藏书界至今为之扼腕叹息。
-
  黄丕烈在苏州算得上富二代,收书藏书批书,本就是个孤独的事业,他需要找寻共鸣。于是,相邻的吴县顾千里出现了。为照顾清寒人家出身的小顾,老黄以延请西席(家庭教师)的名义给顾千里攒足了脸面。黄的思维是为着公平平等,为交往留出升华的空间。一来也是此种才子难得,相见恨晚相知百年。
-
   顾千里是27岁时进的黄丕烈家,二人合作勘误校订了无数宋版元椠,为汉文化典籍留下了无尚光辉。
-
   也就在此时,顾千里通过苏州钱大昕(竹汀1728-1804)结识了段玉裁。尽管段长顾31岁年纪,也还如同黄丕烈一样的心境对待这位忘年才子。在学术的相互切磋中,段玉裁是当然的老大,出现一些小抵牾那是难免不了。但真正触及权威,质疑学术谬误时,段玉裁的家长式作风可能会暴露出来,门户之见,一家之言的学风带给顾千里的只有舍弃这个氛围。愤懑加上心底不会装模作样的排斥,顾连个招呼也不打就离开了。如此蔑视权威的举动开罪了老段,随之而来的不谐之音降罪到顾千里身上。也是,起码的礼貌礼节,是儒生们最必要身体力行的。胸怀是一方面,才气想当然,年轻气盛也阻碍他在这个圈子里再难施展。
-
   顾其时已经离开了,去到南京书友处接着干他的老本行,校勘。事情本该画一个句号,尽管不太完美。但折中一下来看,段为清代大儒戴震的学生,一部《说文解字注》就够立于学术界想当然的领袖位置上,批评几句后生也不会伤害弥深,破坏多少脸面的。黄丕烈比段玉裁年龄小,比顾千里年龄大,又是两个人的共同好友。无论如何,知道此事他都得探身劝解一番。劝段老师别挑理,毕竟是晚辈;劝顾千里,不要太究气节学问,人家年纪大,你还年轻;等等的大师级的来往信函不一而足。黄丕烈给段去的信里一定会站在段的一方批评了顾,出发点也只是为了让老家伙消消气罢了。其不知,黄丕烈的版本学领袖地位也是无人匹敌的,许是段大师挟黄以自重,偏偏将这封信件拿出来张扬真大不该。这使得远在几百里之外的顾顿显尴尬。一番憋气窝火,连找个人诉说也无。顾于是唐突地开始了反击,报复。一段本应载入史实的佳话变成了双输三输的八卦。黄丕烈在明了了此事带来的恶果后,什么也没说。书界好几位史家们都将黄与顾的矛盾夸大了,顾与段黄的决裂实际上就是一场误会所导致,根本没有那么耸人听闻。那时候没有电话微信什么的,沟通的不畅令顾难以释怀,如此而已。
-
   黄丕烈到死也没有解释和品评顾千里的不是,尽管顾千里连篇累牍的伤害他,他也没回答,一句也没有。这是黄的人格与心智,自重与担承,骨子里灰存的贤儒气概。每翻书至此,双眼为之潮湿。
-
  一个朝代的完结不代表大师们也跟着完结,他们揣着精气神,还在影响着N代人。连看他们发生的矛盾都有一股子冷艳超凡的美妙,那时的大师都是真大师,不用人给评职称,文集就在那儿。
-

   与此生发感慨的就是今天活着的伪大师们的不幸,他们也有很多种想成为大师的理由,只可惜他那圈子,外面的人不能进,里面的人不能出。靠着彼此阴鸷提携,生生衰变成一群傻屄在那里装鸡巴犊子,画几个别人不认得的字算上了大师;埋头抄了人家几段话,整出个半垃克叽的文章一发表,也算大师了。早把他们看透了。他们不热爱文化,而是利用这个市场达到他们的目的,如果对他们没有利,他们宁可不做,也不会让别人去做。那种自私,是与生俱来的龌蹉心理的反映,只想着成就自己,不考虑其他。打着文化标牌四处捞自己好处的一群人,指望他们做大众的事或文化公平的产业,那就只会拆台。像屎壳郎滚成的粪球,越滚动越发酵,臭味越浓。
-
  他们的胸怀和眼界盯着的是一个圈子里的利益,不许任何人参与的文化,并且自得其乐,互相吹捧,比肩攀名。凡是对他们有微词的就坚决打压,人格贬损,造谣中伤。借着打造好的一堆旁人不明究里的名声与光环,上下其手,推波助澜,阴暗自欺。看着他们脸不红,不知羞臊的劲头上得台来,连一点忸怩都没有。真想提醒他们,再回去翻几本书,别在人多的地方穷‘得瑟’了,被人发现了,一烂就是一窝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
永远的海伦 发表于 2015-1-28 2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酒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