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3798|回复: 3

女人应该读的名著之一《恋爱中的女人》

8

主题

54

帖子

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
永远的海伦 发表于 2015-1-26 17: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恋爱中的女人


作者: (英)劳伦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 李政
出版年: 2004-5-1
页数: 469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经典情爱小说文丛
ISBN: 97875004440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
永远的海伦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世界经典情爱小说文丛”的一种。本书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虹》并称劳氏的四大长篇小说。书中以两对情人的爱恋线索套叠交织展开、异性的情爱,同性的友谊,旧情的纠缠,父女的冲突一一展开。

  《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小说以两姐妹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恋爱体会。姐姐欧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妹妹古迪兰则是一个小有名气、恃才傲物的艺术家。古迪兰遇上了矿主的独生子杰拉德,原始的欲望点燃了爱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过后,失望而痛苦的她与另一位艺术家又陷入了爱的狂欢。欧秀拉与本区督学伯基相爱了,她一心要让对方成为爱情的囚鸟,而对方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 劳伦斯毕生致力于男女性爱题材小说创作,他在揭示男女情爱的同时,将性爱描写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而那伴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两姐妹
第二章 肖特兰兹
第三章 教室
第四章 跳水者
第五章 火车上
第六章 薄荷酒
第七章 图腾
第八章 布雷多利
第九章 煤尘
第十章 写生簿
第十一章 小岛
第十二章 地毯
第十三章 米诺
第十四章 水上聚会
第十五章 周末夜晚
第十六章 男人之间
第十七章 工业大亨
第十八章 兔子
第十九章 月色朦胧
第二十章 角斗
第二十一章 开端
第二十二章 女人之间
第二十三章 出游
第二十四章 死亡与爱情
第二十五章 结婚与否
第二十六章 一把椅子
第二十七章 出走
第二十八章 蓬帕多咖啡厅
第二十九章 欧洲大陆
第三十章 雪葬
第三十一章 尾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
永远的海伦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7: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无法揣摩出当年劳伦斯是怀着怎样的复杂消极的心境诉说着书中这些人物的故事。劳伦斯式的笔调,在我眼里,永远是那么的绝望。就算是那他稍表现出的微弱的希望气息,也总显的格外吝啬。
  
   虽然小说的题目是恋爱中的女人。但就更深层意义来看,男人们在这边小说中是更加的举足轻重。
  
   杰拉德极具偶然性的死相信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他就那么的死在雪地中了,就像睡去了一样。我相信劳伦斯是恨杰拉德的,就像他恨当时的英国一样,但是本能的爱国情绪让他最后安排杰拉德那么死去,安详的,就那么睡去了。杰拉德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看来就是代表了当时英国工业文明发展下的一种群“机械产物”,他其实在小说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是死人了。有着一副人的皮囊却没有灵魂的死人。背负着曾经误杀弟弟的前科,杰拉德一直一直都迷茫着一种悲剧的气息。劳伦斯一直在絮絮叨叨的不停重复着:杰拉德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迷人,他是那么的能干,那么的富有,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讽刺。可能杰拉德的外表就像当时英国工业文明那样,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他没有灵魂,所以注定他不能爱,注定他精神上的匮乏,注定他不能快乐。他似乎是爱着戈珍的,他不停的暗示着自己是爱她的,仅仅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空虚才让他错觉,其实他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对于伯金也一样,当伯金提出宣誓结成血谊兄弟时,杰拉德却闪躲了。其实他渴望着爱情,与戈珍的爱情,与伯金的爱情。可是他没有爱的能力这个事实却奠定了悲剧的基础。他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匮乏不停的矛盾冲突,这也是那个他所处的时代的特征,换句话说,其实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谋杀了他。
  
   而伯金。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恰当,伯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劳伦斯自己的化身。他在小说中不停的高谈阔论,谈人生,谈爱情,谈一切的一切,长篇大论却只能突显着他内心无能为力的自卑。他有智慧,他懂,关于社会,关于爱情,关于杰拉德,关于厄秀拉,关于戈珍,他都懂。他总是那么的瘦弱,瘦弱的外表无情的暗示着自己的无能。这是他劳伦斯,作为一名出身卑微的知识分子的内伤。病态的他是那群伦敦艺术圈朋友的笑柄,他们嘲笑的当众朗诵他的信,大家嘲笑他,他什么都没有,他只有他的天才,因为他的意识是超前的,他的思想是超前的,没有人懂他,所以只能把他当笑柄。想起劳伦斯曾经说:三百年内无人能读懂我的作品。谁又能理解其中的悲凉。伯金一直在不停的探索,关于人类如何才能建立起那种超越爱情的同盟,如同星星和星星之间的那种羁绊。他和赫麦妮的冲突也是一种暗示,因为两人阶级不同造成了隔阂,赫麦妮的出身和生长环境,注定了她超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赫麦妮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当时英国大环境下那个时代的代表,所以注定伯金无法和他修成正果,因为伯金就是劳伦斯,劳伦斯恨那个时代,他恨。所以无论赫麦妮如何疯狂的迷恋伯金,如何的自作聪明,都是徒劳。因为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他最终和厄秀拉建立起了那种他所期望的同盟,但是最后在杰拉德死后才幡然醒悟,其实他除了需要厄秀拉,他还迫切的需要与一位男性建立类似的羁绊,这样他才会幸福快乐。我不想说这是某种同性之爱的影射,因为那会过于肤浅。其实精神层面上的那种称为爱情的瑰宝,真的和肉欲与性别无关。
  
   最后的最后,他失去了杰拉德,他痛苦之后,这篇小说就在厄秀拉和伯金之间的对话中意犹未尽的落幕:
  
  有了你,我可以不需要别人过一辈子,不需要别的亲密关系。可要让我的生活更完整,真正幸福,我还需要同另一个男子结成永恒的同盟,这是另一种爱。”他说。
    “我不相信,”她说,“这是固执,是一种理念,是变态。”
    “那——”
    “你不可能有两种爱。为什么要这样!”
    “似乎我不能,”他说,“可我想这样。”
    “你无法这样,因为这是假的,不可能的。”她说。
    “可我不信。”他回答说。
  
  呵呵。“可我不信”——四个字道出了微弱的希望与无尽的落寞和无奈。
  
  泛着微弱希望之光的悲剧就此落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

帖子

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
永远的海伦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7: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作品被称为劳伦斯文学的巅峰之作。我读完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想写点什么却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说实在的我在读的时候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被称为巅峰,至少我觉得和查泰莱就相差甚远,情节沉闷拖沓,有些地方根本看不下去。但是这部作品我看完之后竟久久不能释怀,时隔多日还会经常想起,于是我决定把它写出来。
  
   小说主要围绕四个人物展开,两姐妹欧秀拉,古迪兰,以及他们的男友,伯基和杰拉德。欧秀拉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激情,她追求较高层面的精神生活并且排斥肉体之亲。古迪兰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女子主义,具有极强的控制欲与破坏力。她的男友杰拉德是一个非常具有形体美的健壮英俊的男人,富有朝气和蓬勃的生命力。与此相对的是伯基,一种劳伦斯笔下独特的病态美,他的肉体几乎可以被省略,完全以一种精神的状态生存。
  
   伯基的内心——允许我用这个词——相当的孤独,他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不被认可,他认为自己的鼻子就是用来碰壁的,他的生活是绝望的,像一个古旧的记忆容器,永远没有新鲜的东西蹦出来。于是他向往欧秀拉,他从她那儿获得生活的热情,她“唯一的生命的火种正点燃了伯基的生活”。但他们不是没有矛盾的,他们的矛盾基于两点,其一是欧秀拉对于肉体的排斥和伯基对此的执着,在这方面他们有不可调和的分歧。其二就是伯基对杰拉德的执着。
  
   伯基爱杰拉德,这千真万确,他对杰拉德的表白不是出于戏谑或是夸大其词,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不过杰拉德的拒绝给了他当头一棒。伯基向往杰拉德强壮的男性的完美的肉体,同时也向往一种超越生死超越性别的爱情。如果说欧秀拉是精神生活的代表,杰拉德是肉体美的代名词,那么伯基就是期待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人。而在这其中古迪兰则象征着矛盾。
  
   古迪兰的做派真实的反映了女人在恋爱中的一系列所谓的“技巧”“花招”甚至对感情的欺骗与玩弄。她从没真爱过杰拉德,但却做出那种样子,直到最后杰拉德痛苦的说她从未爱过他时,她“不得不承认却又恨他坦白相告”。正是这种对感情的玩弄无情的中伤了杰拉德的真心,彻底的摧毁了他的精神,他感到恶心,想要呕吐,在此之后他万念俱灰,冻死在雪山。这种摧毁就像一个连锁反应——杰拉德的死对伯基的打击是致命的,他无法承受自己最爱的人死去,更无法承受的是直到死杰拉德都未对他的感情做出任何回应。伯基过激的反应又对欧秀拉产生了影响,她眼看着自己的丈夫长久的守在死去朋友的尸体旁痛不欲生,不禁“脸色发白,踉跄的退到一边”。小说以欧秀拉与伯基的对话结束,她对他感情不理解,他却又倔强的坚持。这里包含着多少矛盾,劳伦斯没有继续往下说,伯基一句坚决的“我不信”结束了整个故事。
  
   除却对恋爱中人心理的分析,作品中还大篇幅的议论了有关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对当时物质化社会的斥责。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伯基的形象是很典型的劳伦斯式的男主角,对精神与肉体的追求困在一个不健康的躯壳里,外表永远是苍白的削瘦的。这就象征着劳伦斯自己,一个体弱多病的有着病态恋母情节的多愁善感之人,伯基的向往也是劳伦斯的向往,《查泰莱》里梅勒斯的追求也是劳伦斯的追求。他的作品就像一片废墟中破败的朽木上倔强的一个树苗,脆弱却仍然坚持,在劳伦斯游离于精神与肉体、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思绪中坚持。
  
   劳伦斯是伟大的,他在明知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的情况下写出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目睹了英格兰中部的工业废墟之后仍能写出那样的富有生命力的句子,而其中他对于情色的描写亦是建立在自己已经因病没有那种能力的悲哀之上。正应了《查泰莱》开首那句:“这说到底是个悲剧的时代,我们却不愿以悲剧相对。”
  
   劳伦斯的作品绝不止情色那么简单,我想起了最早把《查泰莱》塞到我手里的那个人对我说:“这是部刚强的作品。”——真的是这样。
  
   反观这部《恋爱中的女人》,如果说他真的是巅峰,或许因为他对于矛盾的描写更加细化与激烈,人物之间的联系更多,抑或是他对同性之恋的肯定在当时特立独群。无论如何,一部能给人无限回味空间的作品,就不失为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