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登录
注册
官方微博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首 页
沈阳收藏家协会
風塵書攤
老紙生香
拓古追遠
棗梨葉茂
化蛹飛蝶
宋版元槧
朵雲驛往
影蹤瞬息
墨緣跡埽
東北白酒
遼金瓷器
北方醫道
其它
社區
BBS
领取红包
圍爐清音
禹貢堪舆
石渠天祿
過隙留痕
海風聽濤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風塵書攤
老紙生香
拓古追遠
棗梨葉茂
化蛹飛蝶
宋版元槧
朵雲驛往
影蹤瞬息
墨緣跡埽
東北白酒
遼金瓷器
北方醫道
圍爐清音
禹貢堪舆
石渠天祿
過隙留痕
海風聽濤
东北古籍资料旧书专业网
»
社區
›
论坛
›
朵云驛往
›
100年前,报刊如何影响中
返回列表
查看:
8912
|
回复:
0
100年前,报刊如何影响中
名原
当前离线
积分
1560
312
主题
499
帖子
1560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5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0 积分
积分
1560
发消息
名原
发表于 2015-4-15 0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015-04-14 10:45
东方早报
《政治官报》1907年开始发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创办的机关报 图/东方早报
《清议报》1898年创办于日本,是立宪派创办的首份宣传立宪的刊物 图/东方早报
今年正值“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新文化运动”也成了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作《“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就是从报刊和出版的视角来看一百年前的这场思想运动。在陈平原教授看来,大众媒介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也在创造“现代文学”。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报章等大众传媒不仅仅是工具,而且是已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经北京大学出版社授权,早报刊载《“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一书中的《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节选),标题为编辑所拟。该文为陈平原教授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客座时的专题课录音整理稿。
陈平原
讨论晚清,从政治史、经济史、文明史、宗教史、交通史等各种不同角度切入,其采用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会有很大的区别。我这门课主要关注晚清文学和文化,会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会锁定什么样的特定对象,必须有所交代。先说学界已有的研究思路,大略说来,不外以下四种。
第一,谈文学与文化,晚清中国,最突出的潮流,当然是借鉴西方文化。这就是诸位很可能十分熟悉的论述思路,从谭嗣同等人撰写“新体诗”说起,关注黄遵宪、梁启超等如何在诗文中描摹、歌咏新事物,比如电报、轮船、议院、国会等。再进一步,将西洋器物与“欧西文思”结合,于是有了“新文学”。从“欧西文思”如何进入中国并影响中国文学的走向这一角度,解读晚清文化与文学,这一思路,从1920年代就已形成。
第二,从1930年代开始,由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史观的传播,很多文学史家开始关注小说、诗歌、戏剧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这个角度进入中国文学研究的,不妨以阿英的《晚清小说史》为代表。此书1930年代以后不断修订重版,影响很大。借小说、歌谣、传说以及戏剧等,勾勒并诠释晚清七十年的风云激荡,这思路到现在还有生命力。
第三,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由于特定的意识形态需要,大陆特别强调文学作品“反帝”“反封建”的意义,于是关注太平天国的文书、义和团的歌谣,或者捻军的故事等,姑且称之为被压迫民众的文学想象。这一研究思路,面临很大的危机,还不是“政治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太平军、义和团等就那几首歌谣,只能转而搜集乃至创作“民间故事”。
第四个研究的方向,我称之为“现代化想象”。所谓“现代化想象”,即认定晚清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向西方学习,从早年的洋务运动,到后来的提倡思想启蒙,不管是器物还是精神,都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发展壮大的。这里包括真假的“现代化”与真假的“文明”,李伯元小说《文明小史》以及《官场现形记》等,对此有很生动的表现。这两本书,一般人喜欢后者,但就对晚清社会的表现以及“现代化想象”来说,《文明小史》更适合作为研究的样本。
谈论“现代化想象”,当然必须特别关注西洋文学进入中国。1898年林纾译述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所谓“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 支那 荡子肠”,不只是茶花女的悲苦命运,让中国人倾心的还有小说的表现手法。不过,有一点必须提醒诸位注意,早年介绍进来的西洋小说,大都是人家那边的通俗小说。通俗小说变了一个环境,成为士大夫的案头读物,乃至影响了中国文学进程,这时候,“俗”也就变成“雅”了。我在《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里,曾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这四种思路,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假如希望找到一个兼及物质与精神、文化与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方向,我会特别推荐“报章研究”。在我看来,近代报刊的出现,是整个晚清文学与文化变革的重要基石。可以这么说,报章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媒介并不透明,本身就带有信息,这点,读现代传播学的,大概都能理解。这一点,很像1980年代的谈论“有意味的形式”,即承认所谓的“文学形式”选择,本身便隐含着某种审美趣味,或者说“形式化的内容”。
这一思路,当初被讥为空洞花哨的“形式主义”,现在已被广泛接受。稍微认真观察,我们便很容易注意到,从明清版刻到近代报章,这一转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牵涉到传播形式、写作技能、接受者的心态、写作者的趣味等,实在是关系重大。文人著述,不再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也不再追求“十年磨一剑”,而是“朝甫脱稿,夕即排印,十日之内,遍天下矣”。这种文学生产及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让当时中国的读书人,既兴奋,也惶惑。
我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及《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等书里,再三谈论过这个问题,下面我还会提及。只是在正式讨论之前,我先引述三段话。
第一段,摘自1901年《清议报》第一百期上《中国各报存佚表》,那是晚清很有预见性的名言,只可惜无法考证作者。这段话在我看来,很有象征意味:“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近代的报纸、杂志出来以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章体式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段,黄遵宪看了章太炎发表在《清议报》上的文章后,说了一句话:“此文集之文,非报章之文”。报章自有其独特的文体,不同于此前的专门著述,这一点,今天看得很清楚,当初可是不太明白的。在黄遵宪看来,章太炎文章太古雅,一般人读不懂,那不是报馆文章的正格。
第三段,梁启超读了严复译述的《原富》后,写文章推介,说这书译得很好,只是文章太务渊雅,刻意模仿先秦文体,一般读书人看不懂。严复回信说:我是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写作的,不想迁就市井乡僻不学之徒,我们应该努力凸显“中国文之美”,而不是随波逐流,写鄙俗的报馆文字。
这三段文字,都说明一个问题:报纸杂志出来以后,当时中国的读书人,都明确意识到,我们的文章在变。至于是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各自不同的文学趣味。这里所说的“文体”,应该涵盖诗歌、文章、小说、戏剧等。传播方式不同,信息也随着变形;同样,文学发表途径变了,其风格也不能不有所转移。
整个20世纪,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然后才结集出版的。一个人从没有发表过诗,突然出了本诗集,这种情况有,但不多。这是第一。第二,所有的作家,多多少少总跟报纸、杂志有关系,好多本人就介入了报刊的编辑业务。第三,报纸、杂志往往成为推动学术潮流和文学潮流的重要力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报刊适合于“造势”。文学要革新,学术要进步,需要集合一些同道、提出一些口号,以推进文学及学术事业的发展,这时候,个人著述的影响力,远不及报纸、杂志来得大。第四,报纸、杂志成为集结队伍、组织社团以交流思想的主要阵地。
假如诸位读唐诗、宋词,你就会发现,诗酒唱和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晚清以降的文学,则主要以报刊为中心来展开。比如,新文化运动后,北京的读书人喜欢在中山公园里的来今雨轩聚会,报刊编辑也喜欢借此组稿。思想传播、人际交往、社团组织,还有各种文学情报的交换等,全联系在一起。所以,假如要谈晚清以降中国文学或文化的发展,一项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报纸杂志。
这么一来,很容易推导出一个结论:研究古代中国文学,可以文集为中心;研究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学,则必须把报章的崛起考虑在内。你研究杜甫,可以主要依据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等个人专集;可你研究鲁迅,死抱住一部《鲁迅全集》远远不够,除了细读本文,你必须考虑他每篇文章的生产与传播。在我看来,这是古代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最大差异。
我曾经说过,最近十年,假如研究中国文学,最具挑战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一是先秦,一是晚清。为什么?因为出土文献及各种考古新资料,使得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思想、文学的看法,发生了很多变化。至于晚清,则是目前正逐渐成形的报刊研究热,使我们得以将文学作品置于新的生存空间,展示其不同于古代文集的性格。
记得史家陈寅恪在给陈垣的《敦煌劫余录》写序时,提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材料,用这些“新材料”研究“新问题”,方才构成“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对新资料、新方法、新问题没有兴趣,或者说一点感觉都没有,只能说是“未入流”。这么说的话,最能体现“预流”的,应该是像陈寅恪表彰的王国维那样,将地下文物与地上资料相印证。可以说,考古学是这一百年来中国人文研究领域里成绩最大的,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整个中国上古史的想象。而且,你不知道地下还有多少随时准备出土的好东西!所以,考古学成果日新月异,做古代中国史的,无不眼睛睁得大大,生怕错过了重要的史料。
可话说回来,你如果研究的是宋元以降的文史,考古资料的重要性相对小得多。你肯定会问我,研究晚清,新资料在哪里?我很喜欢晚清文人孙宝瑄的一句话:“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出土文献当然是“新资料”,但此前不被学界关注、由于眼光变化而进入视野的,同样是“新资料”。换句话说,你能读出新意,死东西也能变活。像旧报纸、旧杂志,早就存在于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就看你会不会用。在我看来,晚清以降的文史研究,不能只读作家或学者的文集,必须同时关注报刊、档案等,这样才能扩大视野,以“新资料”研究“新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影踪瞬息
禹贡堪舆
线装版本
民国书刊
文献资料
稿本手迹
名人殿堂
拓片信札
照片影像
地理堪舆
外文书籍
新版推介
综合商业
东北大集
金风玉露
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