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银鱼 于 2015-2-11 01:28 编辑
民国书法的作伪与鉴别
来源:中国书画报
人心不古,珷玞充玉。随着民国书法价格的攀升,高额利润给作伪者打了一支兴奋剂,致使赝品迭出,作伪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买家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有道是“买贵别买假”,收藏者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吃进赝品,一件民国书法,只要是真迹,价格高些没有什么,将来还能升值,如果是假的,那就分文不值了。
民国书法的作伪
民国书法的作伪手段主要有:
1.生造。即大体摹仿某一书家的书风,直接写就,再落上这一书家的款识,钤上这一书家的印鉴。书写内容多为古人现成的诗句、联语。笔者在一些店铺里经常见到这类假货,价格一般较为低廉。有的成批出售,也有的拿到拍卖公司拍卖。
2.勾描。这是书法作伪的老办法,也叫“摹”,即按出版物或图录中某一书法作品的样子,先勾画出每个字的轮廓,再往墨线里填墨,乍看与真迹并无两样,但无灵气。现今作伪者大都采用幻灯投影,即先把真迹照成幻灯片,再投射在纸上,按投射影像进行细描。也有以原作的印刷品为底本,用扫描仪扫图,通过电脑将原彩图调整成黑白线描稿,以大型喷绘机制出所需规格的白描稿,再用工程复印机将白描稿晒印在熟宣上以便落墨。
3.照临。由善写者按照书法原迹进行临摹,它的特点是不受拘束,笔墨气韵较贯通。照临的书件有的与原迹大小相当,有的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我有一副张伯驹先生写给我的嵌名联:“用舍行藏严出处,秀姿英发镇风流。”此联曾刊于某出版物。在一次拍卖会上,我见到一副对联,其字竟与此联完全相同,只是尺幅大了,显然作伪者是按那出版物上的对联临摹的,因为出版物上没标尺寸,才出现了这样的“漏洞
4.作旧。将新纸绢做成“旧纸绢”,用来造民国书法的假,主要有染旧、熏旧、挂旧等。染旧一般是先将纸绢染成旧色基调,再进行局部加工。熏旧是指烟熏火燎或油污熏制。有时为了使作品散发出古旧的书香气息,作伪者还将赝品置于放了樟脑丸的箱中。挂旧,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多挂在油烟大的地方或经过风吹、日晒、尘积,使之褪去原有色泽,变黑变黄。
5.套装。旧时一些书画本是原装老裱,作伪者将上面的画心取下,请装裱高手将伪品替换进去。这种“老套子”很容易蒙骗人。我曾在一次拍卖会上买回一件刘春霖的书法立轴,只看是原装老裱,取回家仔细看才发现刘的字是高仿的,是用“老套子”冒充的“原装裱”。
6.克隆。以前有用水印、宣纸挂历的单页冒充真品原作的,现多为电脑复制品。这种复制品看起来与真迹如出一辙,但在神韵上与真迹有较大距离。
此外,还有后添款、揭二层等伎俩,不再一一赘述。
观时代风貌——辨伪方法之一 时代风貌是书家在一个历史阶段的共同特性。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势,清书尚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这一个时代不可能有那一个时代的风貌。
共同性是一个时代的概括或缩影。民国的书法艺术有民国时期的“共同性”。如前所述,民国书家有宗帖学者,宗碑学者,也有“经学”书法、“画学”书法,这就有别于明、清。即使各有所宗,却也能透露那一时代的总体面貌。比如有人学二王,但他的书风所体认的也不完全是晋书的尚韵;有人学清人邓石如,也是经过变化而富有20世纪时代特点的篆隶。而今人学二王、邓石如的又与民国时学二王、邓石如的书风并不一样。
民国书法,不管出于何人,总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民国的,这种感觉只能在长期的接触、观察、领悟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有人仿民国的字却总也写不出民国时期的那种风貌,这是因为今天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乃至书写工具等与民国时期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其一,民国书家不管大小名头,大都书法功底深厚,而且其书各有所宗,或胎息汉魏,或取法二王;今人心情浮躁,多未在书法上下过苦功,纵然仿得再像,也体现不出民国书家的味道,更展示不出他们那扎实的功力。
其二,民国书家均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从书写上也能看出他们的精神世界;今人所处环境与旧时大不相同,无论如何心追手摹也难以写出他们内在的气质和书法的行气。
其三,民国人写字不仅有其特定的习惯和风范,而且某些字的写法也与今天不同,如习惯用通假字或根据《说文解字》写出与今日写法完全不同的字;现今极少有人掌握这些,往往在个别字上露出马脚。
由此可见,辨别民国书法真伪首要一点是看它的时代特点,把握其内在的东西。面对一件名为民国书法却又与那个时代的风貌不相符合、字里行间露出现代人气息的作品,这东西肯定是一件仿品。
看个性气度——辨伪方法之二 个性风格是书家个性的表现。个性存在于共性(时代风貌)之中,但个性所散发的气息却十分明显。民国时期书坛上,大、中、小名头的书家少说有数百位,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样学碑或学帖,同样是写翰林字或书家字,他们的风格气度千差万别。就一个人来说,其一生的书风也不尽相同,这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学识修养及师承不无关系。
吴昌硕行书作品
艺术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伪者仿某人某书总难免露出自己的风格,必然会出现描头画足的情况,书写显得不自然,“形”看似相符,“神”却又不符。如果放手书写,自己的风格便流露得比较多,在“形”上又与被仿者的书风不相符合。再则,作伪者大多以名书家作为造假对象,而名书家无不功力深厚,伪作即便在“风格”上达到了乱真,但“功力”上还是无法达到乱真。
旨酒盈樽鸣琴在御歌莺响树舞蝶惊花伊立勋篆书八言联
“形”可以仿,但功力和气度是没法仿的。当我们面对民国某一书家的真迹时,既能看到其独具一格的个体面目,又能感受到其内在的功力和气度,而这正是伪品所不具备的。例如汤涤,书风雄秀朴茂、自然天真、平和简静,极见性情。我曾购得其行书条幅,就是观其内蕴而断其为真:运气轻盈顿挫,笔画飞动,尽褪火气,柔中有刚,这都是作伪者难以捕捉的。)GCLK<,swu
以个人风格作为鉴定民国书法的依据,就得了解彼时各位书家的艺术风格,最起码也得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字、号和书法面目,如果两眼一摸黑或知之甚少,要考察他们的个人风格便无从谈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先生对我讲,早年他在北京鉴光阁学徒时,每天都要背书画家名头,一天背十个,背得滚瓜烂熟。时间长了,提到历史上任何一位书画家,他的眼前马上闪现出此人的基本情况,生卒年月、书风画风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具备这等功夫,鉴定书画才真正走进了“自由王国”。事实证明,知多见多方能辨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