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9443|回复: 0

一家干净明亮的书店

62

主题

103

帖子

7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9
北二马路 发表于 2015-9-10 22: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水书局:一家干净明亮的书店

2015-07-24 21:18     阅览:29561    评论:6   

编辑:资讯编辑    原创作者:孔小生    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山水书局,一家干净明亮的书店。
  这句店铺介绍,由店主“结草”取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在山水书局的网店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书影还是关于书籍的描述,都让人觉得舒服。店主结草表示,他没法接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出现错误。虽然是网店,还是希望能给书友营造一种书香的气氛,所以,上架的书都会仔细检查、整理,拍好照片,在品相上不隐瞒缺陷,在包装上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这家年轻、干净舒适、像理想般存在的书店也是能够让他偶尔逃离虚无世界的一方心灵净土:http://shop.kongfz.com/20196/ 据悉,山水书局实体店将在八月初开业,地址:上海黄浦区山东南路44号。

  经营艰难 靠旧书“救场”
  2007年,结草高中毕业后,住在北京海淀区清河小营一带,那时马路边上会有零星几个书摊,结草拥有的第一本旧书就是在那儿购买的。然而少年时期生活在福建湄洲岛的结草对旧书并没有什么概念,甚至连新书也是很少见,除了偶尔有文具店附带着卖些教辅以外的文艺书时,他才会买一两本,更多的时候是借阅同学朋友的书。
  同年夏天,结草去了上海,成为了上海犀牛书店的店员,犀牛书店是一家新书店,但进入书店行业后,自然会关注旧书。结草从那时开始,关注附近的旧书市场,在上海文庙的旧书集市中,买全了人民文学70年代出版的鲁迅文集铜版头像单行本。
  回忆起书店的从业经历,结草说:“那时候对书的兴趣主要在于阅读,对版本等问题不做考虑,旧书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大。”
  2008年夏天,犀牛书店关闭了。一年后的秋天,结草和犀牛书店的两位同事,在犀牛书店主人朱瑜先生的支持下,合伙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的历史长廊里开了一家书店:开闭开诗歌书店。
  开闭开诗歌书店,是一家主题书店,现代诗是主人的主要阅读兴趣,书店也以此为特点。然而仅凭新书,一个书店难以发展,这时结草想到靠旧书来“救场”,因此,结草和他的合伙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些藏书,甚至托朋友在北京各个旧书店、特价书店、旧书市场搜罗了一批诗歌主题图书。这些书也构成了开闭开诗歌书店的第一批库存。开闭开诗歌书店也发展成为了一家二手书店。
  “我们开始频繁去文庙淘书,可惜那时候我们的经营意识不强,定价策略在现在看来也比较混乱,基本以我们的喜好为标准。选书意识也太过狭隘,紧盯着新诗、翻译诗,中国古典文学一脉,没有用心去打理。” 2010年夏天,因为经营上出现问题,书店也关闭了。在这短暂一年的经营里,结草说道:“开这个书店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由此也结交了一批朋友,书店也举办过诗人王家新、蔡天新、孙文波,翻译家黄杲炘、刘皓明、顾正祥等老师的专题讲座。”


开闭开诗歌书店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犀牛书店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年轻的书店和单纯的人
  当结草向笔者罗列这些年发生与书有关的事时,不免令人感叹年轻的“折腾”和迷茫,在社会发展的洪流里,能坚持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是难得也是不易。
  在实体书店关闭后,有朋友建议结草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店。起初,他是拒绝的,结草解释说,因为面对新事物时有惰性,迟迟没开。直到2011年,结草开始着手打理自己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的书店,他依然是去文庙和上海的一些旧书店淘自己喜欢的书,网店出售的是自己喜欢的书,那时候一个月营业额两三千元,乐此不疲。
  2013年夏天,结草开始以旧书为业。问及缘由,他说:“和书以及喜欢书的人打交道,至少会单纯些。家里对此是不理解不支持的,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因为我之前从事的各种工作,从来没有做满过两年,基本上一年,就因为种种缘故,停止掉了。这一次,我希望自己能安心做一件事,两年后,如果还没有起色,那就放弃,另寻出路。”
  因为生存和家人目光的压力,他开始奔波于上海书市,以前没去过鬼市,后来成了鬼市的常客。因为没有启动资金,开始去文庙淘书。山水书局这家网店的销售额也开始日有起色。
  结草接触到民国书、线装书这个陌生领域,源于和上海新文化服务社福建南路店的武卫东老师(孔网ID:四库书生)合作。
  “也是到新文化服务社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经营思路。如果让我来开一家实体店,按网上标价出售我网店的书,能经营下去吗?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本近五年出版的书,因为暂时绝版了,网上售价就跑到上百元。这其中自然有供求关系的缘故,但总觉得不那么心安理得。在网络上,买卖双方只用文字打交道,避免了尴尬,在实体店里,如此标价,要遭人唾骂的。可要让我把一本网上行情上百元的书低价出售,心里又觉得不甘。于是,决定放弃之前走“高价、绝版书”的路线(完全市场化,什么书溢价高就卖什么书),转而经营那些物有所值的好书。那么如何定义物有所值的好书呢,我的标准是价格不会受再版重版影响的书籍,如50年代、80年代出版的铅印古典文学等国内外名著。可这类书,一直以来都是旧书市场上的抢手货,货源又成了问题,也就只能慢慢转型了。”

新文化服务社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谈书:好书的标准随个人的喜好会有侧重
  结草的个人收藏以新诗相关文献为主,国内诗人的诗集、外国诗人的中译本,以及80年代中国的新诗运动衍生的各种诗歌民刊、个人油印诗集等。目前,结草也在收集一些近些年民间独立出版的诗集、诗刊等,由于此类书出版量少,大都仅有一两百册,而且印刷精美,在文艺主张和书籍装帧设计上有其独特的美学,是这个时代亚文化群体的一个写照标本。如首届今天诗歌奖获奖者作品集《里程•多多诗选1972-1988 》、诗人万夏签赠予诗人赵野的油印诗集《东方之歌》,诗人黄翔签赠予诗人牛汉的诗学选集《狂饮不醉的困兽:1968-1986》,80年代油印诗刊《大陆》、《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等等。
  每个人对“好书”的评判标准都不相同,结草认为“好书的标准随个人的喜好会有侧重”:书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内容,所以,古今中外的各类经典的好版本,自然是大众藏书的重点。结草谈到,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书写方式的变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笔和纸写作了——纸质书籍的阅读功能也许会越来越薄弱,一个例子就是购买古籍善本的人很少是冲着阅读内容去的。电子书是一个趋势,就算眼下很多人无法接受,但不能否认它的生命力。未来街头也可能出现书籍打印机,像自动售货机一样,投币之后,输入书名,几分钟后,就可印制出一本你想要的书来,这在技术上并不成问题。

80年代油印诗集诗刊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近年诗歌独立出版物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在这种预测基础上,未来的书店和出版社的作用都会有所改变,新书出版也许只能往艺术品方面发展。可以参考版画的情况,几乎所有流通的版画,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电子版,但由作者印制的限量原版,价格依然不菲。
  由此,我以为建国后至90年代出版的各种铅印古籍丛书、外国文学丛书以及线装影印、老版新刷古籍善本,这些带有时代印记和个人记忆的书籍,是值得收藏的,也会继续热门下去。民国时期的出版物,依然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一来是其文学、史料价值,二来中国书籍的封面装帧设计发轫于此。
  其实二手书的存世量是很庞大的,每年出版几十万种图书,每种书印刷几千几万册不等。并且因为网购的便利和电商的频繁促销,很多人买了很多“多余的书”,这些书是因为凑单也好,因为“划算的错觉”也罢,进入很多读书人的家里。过一定时期后,自然会陆续流向旧书市场。而这个时间差,就会产生差价。
  而古籍善本方面,其实和每个时代一样,好书难寻,只是每个时代的好书标准发现了变化。我想,只要勤快并且建立好的人脉关系,肯出价钱,不要抱着捡漏的心态,还是能收到书的。另外,收购古籍,其实是一种价值投资,一本好书以市场价收购进来,短期内可能很难盈利,但长期看来,价格必然会上涨的,这也就很考验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投资理念了。简言之,并不缺少书,缺少的是发现、挖掘价值的眼光。

  期待古旧书行业的良性循环
  我对古旧书市场充满了想象和期望。中国民间的古旧书店传统在三大改造时期,因为公私合营缘故,基本就断掉了。眼下国营的古旧书店还保留了一些传统,而更多的私营古旧书店大多数是半路出家,还在摸索过程之中。和台湾、外国旧书店相比,国内的旧书业显然属于草莽时代,不成熟但也充满了机会和活力。
  随着国民阅读习惯的回归以及古籍、二手书文化的普及,会有更多人进入这个市场。届时,对古旧书店从业者的要求也会更高,行业会细分,术业有专攻,会出现一批带有明显个性的优质古旧书店。也许到那时就很难捡漏,但这也意味着古旧书价值的普及,行业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时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