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4064|回复: 3

旧书贩子杂记 之九 因为卖了一本书而看了一个电影

4

主题

28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1
旧书之旅 发表于 2015-4-13 2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二马路 于 2015-4-14 00:26 编辑
                     旧书贩子记录快乐的一天

        今天觉得过得是非常惬意的一天,所以写点小文,贴点电影资讯来纪念一下。     早上起来打开电脑,今天就一单可以邮寄。感觉非常好。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也没有急着要登记上传的图书。打开电脑浏览一圈。想借个原因出去溜达溜达。发现我的树脂镜片因为经常擦拭,镜片已经花了。给韩军打个电话,问太原街塞隆眼镜城哪家比较不错?      他说现在眼镜比以前贵点。最低档的近视镜以前150元可以配两副眼镜。现在最便宜的副眼镜一般需要120元到150元之间。他给推荐在塞隆的二楼有一家不错。问清这家眼镜店是在二楼9号,我就马上骑车去了。到了民主路上的塞隆广场二楼。很快找到了这家眼镜店。选了两种板材镜架。量好眼镜的孔距后,交了240元配了两幅眼镜,需要等半个小时,我就下楼到太原街溜达一圈。


          沿着太原街向北走到中华路后,往金杯大厦方向东行,走了一段向南到了以前我经常吃饭的小吃一条街看看。这条路和中华路平行的东西走向的小马路。看已经十点多了。进了一家小餐馆,要了两瓶啤酒,一盘牛腱子一盘拌花菜。自斟自饮坐了半个小时。喝完啤酒,出来又溜达万达附近的市场。发现太原街上和其他附近的市场的人并不是很多。地下的时尚广场人也不多。店主比逛庙的多很多。是不是象韩军刚才在电话里说的礼拜一,买卖稀的原因,还是现在太原街总体已经比较萧条了呢?

        取完眼镜,戴着很舒服很轻。回到家特意用我称钱币的小电子秤一称,才20克多点。今天要邮寄的是一个快递。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国的艾伯特.西顿的《苏德战争》。这本书没有再版过,而且喜欢军事历史的人,尤其是喜欢看二战军事类图书的读者。这本书是案头必备的图书。所以这本书的旧书价格在这十年来,一路上涨。从2003年在孔网只卖十多元开始,到现在一本品相不错的需要一百多元才能在网上买得到。想想今天没事,看看二战片,但搜了一圈。二战片大多都看过,不过发现一个德国片,是关于德国战俘逃跑回家的历程:《极地重生》,马上就在线看看。在一个电影的世界中,消磨了一个美好的下午时光。

                 感觉电影非常不错。   

         百度上的介绍如下:《极地重生》由德国的Cascadeur公司出品,是由Bernhard Bettermann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电影,于2001年上映。本片主要讲述了德国军人基文斯在二战时成了战俘,他被放逐到严寒的西伯利亚东部接受25年的劳改。经过五年的非人生活后,他发誓要逃出这人间地狱。他孤身一人展开了长达14000公里的“极地逃亡”行动。在三年多的逃亡生涯中,他经历了漫天风雪,征服了崇山峻岭,踏遍了西伯利亚、乌兹别克、白俄罗斯、蒙古等地方,沿途得到了苏联猎人、鄂温克人、犹太人等的帮助,多次死里逃生。当他抵达伊朗以后,却又意外地成了阶下囚,入狱三年,终得以返回德国与家人团聚。           
百度上的剧情介绍


        德国军人基文斯在二战时成了战俘,他被放逐到严寒的西伯利亚东部接受25年的劳改。经过五年的非人生活后,他发誓要逃出这人间地狱。他孤身一人展开了长达14000公里的“极地逃亡”行动。在三年多的逃亡生涯中,他经历了漫天风雪,征服了崇山峻岭,踏遍了西伯利亚、乌兹别克、白俄罗斯、

       蒙古等地方,沿途得到了苏联猎人、鄂温克人、犹太人等的帮助,多次死里逃生。当他抵达伊朗以后,却又意外地成了阶下囚,入狱三年,终得以返回德国与家人团聚。基文斯自西伯利亚逃亡开始至回到德国,共历时7年。
这是一个感人的逃亡故事,整个影片所站的角度是中立的,因为逃亡的主人公是纳粹军官。相信在片子当中,已经没有人再会把纳粹的罪行与我们的主人公联系到一起了。我想影片要带给我们的除了那种人克服困境的一种精神外,更重要的是战争对所有人的影响(包括侵略者),相信影片会让所有人对和平有着一种无比的期盼和理解。


       这也是一部曾经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的老片,影片的情节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58分钟的片长绝对不会令你厌倦,建议看看这个片子,相信你会跟我一样的投入。 影片在一些关键的场景融入了非常优美的音乐效果,使得观众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为之所动。

      整个影片用相当大的地理空间和时间跨度来描述主人公的逃亡历程,也更多地体现了各个地区和种族的人民给予逃亡人的关爱和支持,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全世界人民企望和平的一种共同心声。

     而他面对着的,首先是严酷的自然环境,还有同样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追捕者——负责监狱保安工作的苏联军官。

     从极寒之地北极圈到西伯利亚到雅库茨克到中亚到伊朗,再到德国的某个小镇,三年的时间、一万四千公里的归途,需要多么坚强的信念和多么强健的身体,才能支持一个人用双脚走完?这是一部曾经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的片子,本片改编自JOSEF MARTIN-BAUER以原德国军官克列门斯·弗雷尔的真实经历撰写的畅销传记小说。建议大家都看看这个片子,相信你会跟我一样的投入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故事,它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当你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当你以为一切都不可能了的时候,我强烈建议你默念这个名字——克列门斯·弗雷尔。

     和《肖申克的救赎》一样,都是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逃亡,但后者主要展示的是主人公依靠智慧和耐力进行自救;而本片展示的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爱。爱,可以让一个渺小的人创造出伟大的奇迹。人与人之间的爱,如果没有无数好心人无私的帮助,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没有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巨大悲悯,基文斯是无法独自战胜种种困难的。为了帮助基文斯,有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剧中的很多细节拍的很仔细。一个地方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每每看到这里,都忍不住鼻子酸酸的。那就是边境大桥。当基文斯努力抑制激动的心情,强迫自己踏着缓慢的步子离开哨卡,走上苏伊边境大桥时,对面突然射来一道刺眼的强光。基文斯用胳膊无力地躲避了几下,透过强光,他见到了这辈子最不想见到的人——苏联军官施哥夫(这里导演拍了施哥夫布满灰尘的皮靴细节,向我们暗示,施哥夫也是走长路到达大桥的)。此时,一起都无言了。

     尽管逃亡习惯使得基文斯向后、向旁边看了看,似乎还在寻找最后的一线生机,但随着导演的镜头,背后是苏联哨兵,面前是苦追了他三年的敌手,两旁是桥索,身下是大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五年的牢狱生涯、三年来的苦苦逃亡,也许一切都白搭了。他渐渐握紧了拳头……

     施哥夫一言不发地盯着这个逃犯,这个他追寻了三年、横穿极地、西伯利亚,徒步逃亡一万四千多公里的逃犯。他脸上依然是那种没有任何表情的平静,透着残酷、冷漠与坚毅。但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觉他看着准备拼命的基文斯,嘴角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奇迹出现了,施哥夫无声地转向一侧,为基文斯让开了道路。基文斯不敢相信地看着施哥夫,他摒住呼吸,迟疑地迈出脚步,继续走向伊朗边境。当基文斯经过施哥夫的面前,施哥夫轻声说了一句,“胜利属于我。”

      这是一个军人对一个毅力超级顽强的人的对话。施哥夫无法抵挡内心对这样一个人的尊重,他是他的逃犯、他的对手,也是他内心崇敬的人。但他也要让基文斯知道,我最终还是胜过了你。



o4YBAFPws6OAEiSnAAHgOri7d3k338_b.jpg
o4YBAFPws6eAFQ4fAAHfO7wGR3k555_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8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1
旧书之旅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2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搜了一下关于影片的资讯,贴下两个新浪上的博客文章。
   男人的远征

前苏联,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拥有224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和一群勤勤恳恳的为苏维埃建设添砖加瓦的劳动人民,勇敢的苏联人在二战中战胜了同样强大的德国人。西伯利亚,位于苏联中部,乌拉尔山东侧,是前苏联国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人烟稀少,气候异常严寒,比中国最冷的地方漠河还要冷上几度,平时连动物都很少见,可一名二战德军战俘却要穿越此地,试图回到家乡德国。按常理来讲,这个德国人无疑是自寻死路。他不是一个多么厉害的角色,只是一个讨厌战争,喜欢恬静生活的普通日耳曼人,他的惟一目的就是要回到德国,回到自己的家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相聚,这不是什么男人的雄心壮志,也丝毫没有纳粹德国军人的血气方刚和勇猛果敢,可就是这样一种单纯、朴素的目的,回家,让这个德国男人实现了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梦,在短短几年的逃往岁月里,他几乎把一辈子要走的路全都走完了,他几乎走遍了死敌苏维埃的每寸土地,他遇到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恶劣天气,他如同一个徒步旅行的探险者,在广阔浩瀚的东斯拉夫土地上艰难地移动,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回家。
二战后期,纳粹德国不再如初期那样霸气十足,他像一只垂死的猛犸象一样任由盟军和东边的红军疯狂撕咬,衰败的纳粹致使大量德军战俘被迫流落他乡。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后,德军全线溃败。当时,盟军每天以2,500名的速度用船将被俘的德国战俘从法国运往英吉利海峡的对岸,押送到伦敦郊外的德维兹和马前德等几处战俘营。不久,这些战俘营就收容了10万德国战俘。俘虏营的记录表明,那段时期的越狱者已达到400人之多。当年11月20日清晨,靠近威尔特郡德维兹的第23号战俘营在作例行性点名时,发现有10名战俘失踪了。据目击者说,他们都是趁着夜幕偷跃铁丝网逃走的。经过几天拉网式的搜捕,这几名越狱的德国战俘终于又一一落网,无一逃脱。这些懵懂的德军战俘是无辜的,他们没有自己的元首的那种“雄心壮志”,他们只是元首的一只棋子,他们只是需要正常生活的普通人,可罪恶的二战让他们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自由。
东线的德军科利•基文斯在被苏联红军俘虏后,居然被苏联军事法庭判刑,他被判战争罪,整的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一般,科利•基文斯并不是战争的发起者,他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可马上就要投入到与北约抗争活动当中的苏维埃可不这么想,苏维埃要为即将到来的冷战作准备,他们需要大量的德军战俘为苏维埃去挖掘各种各样的能源。
1945年,科利•基文斯被判25年徒刑,被放逐到西伯利亚东部,北极圈下面,靠近白令海峡的迪尼夫角。科利•基文斯和战友乘火车(实际上就是木板拼凑的长方体,勉强可称为火车)穿越了广阔的西伯利亚从苏联的最西部几乎到达了最东部,这期间,西伯利亚特有的严寒和苏联红军的冷酷无情一直伴随着这群德国人,这让他们吃不消,寒冷和饥饿成了德国人的梦魇,科利•基文斯在这群人当中看起来并不出众,只是他的眼神中总是闪烁着求生的光芒。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不计其数的德国战俘死在了车厢里、雪地中,还有那可恶的冰窟窿,也吃了不少德国人。这些,让科利•基文斯的求生欲望愈发强烈,他在最寒冷、最饥饿,眼看就要被死神召唤至地狱的时候,总是想起妻子和女儿,当然,还有那没见过面的小儿子,她们是科利•基文斯活下去的惟一动力。
在迪尼夫角,德国人彻底绝望了,这里有着比西伯利亚还要恶劣的寒冷天气和一望无垠的蛮荒雪地,战俘营地的四周几乎没有任何防止犯人逃走的高墙和铁网,因为就算放你走,你走不多远就会饿死或冻死,记住,这里是地域辽阔的苏联,而不是什么类似弹丸小国日本那样的小地方。
高贵的日耳曼人在迪尼夫角摇身变成了采矿工,可他们开采的并不是原煤,而是具有辐射性的铅矿,所以说就算不逃狱的话,德国战俘们早晚也会葬身于此。卡美尼夫上尉的存在,让德军战俘整日面对黑暗的铅矿,他们将永无光明之日。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科利•基文斯害怕了,他试图逃狱,他从传送带上跳进运铅的翻斗车,可却被苏联红军逮个正着。接着,卡美尼夫上尉惩罚了这个逃狱者,科利•基文斯还被自己的战友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德军战俘列成两排,每个人都手持棍棒,科利•基文斯必须从这走过去,这非常像香港黑帮电影中的场面,那帮战俘还真打,科利•基文斯不得不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可恶的卡美尼夫上尉总是去找基文斯让他开工,可德军军医史塔克医生和卡美尼夫上尉的女友博姆杜娃医师阻止了他的暴行。
1947年冬,在史塔克医生的帮助下,科利•基文斯决定逃走。在一个暴风雪夜,科利•基文斯在史塔克的掩护下,带着一些食物和烟叶逃离了甚于纳粹集中营的迪尼夫角监狱,那晚卡美尼夫上尉正好喝醉了。
依靠史塔克的地图和指南针科利•基文斯开始了一段前途充满艰辛、险恶的归家旅程,他不知前方是什么,会有什么结果,但他知道妻子和孩子们一直在向他挥手,召唤他回家。史塔克曾告诉科利•基文斯先不要往西走,那样会很快被抓到,要向北走,到达北海,然后沿着北海沿岸向西走,这样就不会被卡美尼夫追到。科利•基文斯能够顺利逃出迪尼夫角监狱全靠史塔克的全力帮助,史塔克已身患绝症,他把回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科利•基文斯的身上。史塔克是科利•基文斯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面对无垠的苍茫雪地,科利•基文斯也曾犹豫,也曾灰心绝望,可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继续前进。他沿着北海一直朝德国的方向艰难的走着,腌肉和面包都已吃光。在雪地中,疲惫的基文斯突然发现苏联红军赶着狗爬犁追了上来,他用仅存的力量拼命地跑着,可红军追兵在越过基文斯的头顶后就消失了,基文斯惊出一身冷汗,在一阵极度的恐惧后方发现是幻觉。
基文斯依靠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暴风雪中寻找着回家路线,可西伯利亚的恶劣暴风雪让指南针也失去了效力,基文斯走了许久后,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广漠的极地区居然会有人的脚印,可当他把自己的脚放在上面时,他绝望了,那脚印正是他的,基文斯绕了一大圈又走了回来。可家的呼唤让基文斯又一次选择了前进。
在北冰洋附近,饿昏的基文斯被尖声的海豹叫声惊醒,又累又饿的基文斯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眼睛紧盯着海豹,他掏出史塔克送给他的手枪,对准海豹射击,海豹有所察觉拚命似的往海里挪,基文斯像疯了一样追上去干死了海豹,基文斯像夺得了世界杯冠军一样兴奋、开心。海豹也算是基文斯的救命恩人,基文斯用海豹的脂肪把双脚的冻伤治愈,然后带上海豹肉继续前进。
沿着北冰洋走了近千公里后,基文斯开始向西南方走去,可一路上依然是白雪茫茫,丝毫不见人的踪影,连生命力极强的雪地植物都看不见。基文斯的食物所剩无几。白天行走时,基文斯要戴上眼罩,不然他会变成盲人,因为雪地和阳光的共同反光足以让人失去光明。迷茫的基文斯突然发现远处的一棵小树,他自信的认为那不是幻觉,即使在雪地中也有海市蜃楼的现象。基文斯抱住小树兴奋地叫喊着:我离家又近了一步,我快要成功了!在基文斯逃亡的同时,卡美尼夫上尉也扩大了搜索范围,他很看重这个德国人,不知怎么回事,卡美尼夫上尉一直觉得基文斯没有死,这与大部分人的观点相反,因为在迪尼夫角没有人可走出500公里。
在西伯利亚基文斯遇到了猎人兼淘金者,胖胖的西蒙和狡猾的安纳斯塔。这两个人长年生活在西伯利亚,可基文斯对他们并不信任,基文斯是对的。在去达克拉马山的路上,三人乘坐木筏,由基文斯掌橹,在急流处西蒙坠入水中,安纳斯塔对此视而不见,善良的基文斯跳入河中救起西蒙。在小木屋里,为了那一点点还未提炼的金子,西蒙将基文斯打昏,并用基文斯的枪杀死了安纳斯塔。基文斯和西蒙继续在广阔的西伯利亚行走,又到了冬天。
暴风雪中,步履维艰的两个人,目的各有不同,基文斯只想回家;而胖子西蒙则只想着金子。利欲熏心的西蒙使出阴招把基文斯打下山谷,基文斯像高宠挑的滑车一样滚下山谷,晕死了过去,与此同时,基文斯的女儿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她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小儿子醒了之后,说了一句OK,结果被妈妈教训:不要像美国佬那样说话。看到这,我很感动,基文斯的家人保持了日耳曼民族的尊严。至此,基文斯不再相信任何人,西伯利亚的人情淡漠让基文斯感到回家的路途愈加遥远。晕倒在雪地上的基文斯突然感到一股寒气,却又不是西伯利亚的寒流,他起身发现五、六只西伯利亚灰狼向他扑来,基文斯掏出手枪射击,子弹很快打光,他匆忙地爬上一棵不是很粗的树上,凶恶的灰狼跳跃起撕咬基文斯,德国大汉的重量让小树的根部折断,基文斯摔至雪地上心想这回真废了,可几声清脆的枪声过后,基文斯再次逃过一劫。
善良的高卡救了基文斯。在类似蒙古包的小帐篷内,几个长似达斡尔族的人围在基文斯赤裸的身体旁,他们在为德国人治病,其中还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伊莲娜。失去丈夫的伊莲娜给了基文斯美妙的一夜。卡美尼夫上尉的追击范围又扩大了,高卡告知基文斯要赶紧逃走,并把爱犬阿基斯送给了德国逃犯。这样,基文斯告别了美丽的姑娘伊莲娜,再一次踏上了归家的路。基文斯在这里感受到了多年不见的家的温暖和让人神怡的爱情,真是让人留恋。
1951年,基文斯和伙伴爱犬阿基斯到达了西伯利亚的一处森林中,突然,敏感的阿基斯冲向附近的伐木厂,基文斯在后边猛追阿基斯,但这里的负责人已经认出了了基文斯就是被通缉的逃犯,基文斯告知他自己是个波罗的海人,准备前往西伯利亚的西南部赤塔。他们让基文斯乘坐去赤塔的火车。基文斯如果到达赤塔就离家乡又近了一大步,而此时的卡美尼夫上尉接到线报已在赤塔火车站静侯基文斯。
在赤塔火车站基文斯遭到了卡美尼夫上尉率领的红军的围追。基文斯逃了几千公里后再一次与卡美尼夫上尉正面相对,基文斯已无路可逃,这时爱犬阿基斯冲向了卡美尼夫上尉,并在他的脸上撕下一块血淋淋的肉,基文斯趁此机会逃脱,而阿基斯却被卡美尼夫上尉一枪打死了。基文斯含着热泪向前跑着,阿基斯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对伊莲娜的一种思念。一群红军追赶着基文斯并向他开枪,形式不利的德国逃犯从塔楼上纵身一跃,跳到了正在行驶的火车上,渐渐走远,阿基斯的死换来了基文斯的又一次逃脱。在基文思看来,阿基斯是他最好的伙伴,要比那些内心险恶的人类要好许多,可基文斯又要独自一人上路了,他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了。
在西伯利亚西南部,基文斯蹭车后把一个扑向他的苏联人干掉了,他现在不管对方是否好人,他都做最坏打算,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凡事多留心眼。基文斯又没吃的了,可他却走到了中亚某国(若干斯坦),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基文斯头发凌乱,眼神呆滞的在那摘麦子呢。可他猛然抬头之际,却发现前方有一个中亚骑兵模样的人,基文斯扭头就跑,可跑了一会基文斯发觉那人并没有追过来,基文斯的精神太紧张了,刚才那一幕又是一场幻觉。基文斯朝着家乡的方向继续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8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1
旧书之旅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2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文斯的女儿已经长得很高了,在基文斯逃亡的几年里,女儿的心无时无刻在牵挂者父亲,她仿佛与父亲有心灵感应,她始终坚信父亲没有死,而每当基文斯遇到危险时,女儿都会有反应。这天在文学课上朗诵诗歌,基文斯的女儿用纯正的巴伐利亚口音朗诵着德国诗歌,但她看到德国地图时,可怜的孩子已抑制不住伤心在老师的怀中哭了出来,她想念她的父亲,她只想让父亲安全的归来。这让我想起阿睿的《再见,列宁》中亚历山大为母亲的健康而东北西跑,他只想让母亲过的舒服些,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亚历山大同样伟大。
在中亚,基文斯像个乞讨者一般流浪在闹市街头,他很饥饿,同时他还要躲避别人的目光,在一处烙饼摊前基文斯盯着那些饼看了半天无奈地走开了,可摊主一位漂亮的中亚姑娘却掰下一块饼让小孩跑过去递给了基文斯,那姑娘可真是个好人,看得出她并不富裕,基文斯肯定会回到德国,因为他遇到的好心人太多了。一个犹太人尾随基文斯来到一处教堂,他说他可以帮助基文斯并让这个纳粹军人安全离境(谁会相信一个家人被德国纳粹杀死的人会这样帮助一个逃亡的德国人),基文斯无法相信这个犹太人,可他必须与自己赌一次,为了回家。可就在德国人和犹太人走出教堂时,一个中亚傻Χ看到了通缉犯基文斯,他起身去公安局向政府说明他看到的一切。卡美尼夫上尉得到通知,快马加鞭疯了般地赶到基文斯所在中亚某城市,卡美尼夫上尉的脸上还留着阿基斯赐给他的大疤瘌。
在犹太人的家里,基文斯洗了个痛快的热水澡,并换上了犹太人的西装,看起来英俊潇洒,可脸上的表情却依然单一,因为基文斯不知再过几个小时会是什么样。犹太人把去伊朗的护照和一些吃的给了基文斯,基文斯很感动,他没有想到犹太人会如此对待德国人。基文斯与可敬的犹太人道别,赶到了汽车站,并在检票口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明信片,当年在德国出发前与女儿临别时,基文斯曾答应女儿,到了战场别忘了邮寄明信片给她。处境相对轻松的基文斯给女儿挑了个漂亮的明信片,但检票口的工作人员让基文斯紧张了一会,那个人反复的看基文斯的护照,但福大命大的基文斯在此刻已无人可阻挡他回家的路。只有一个人很难说,那就是夺命追魂的卡美尼夫上尉,此刻基文斯乘坐的长途车已经开拔。
卡美尼夫上尉根据告密人的提供的路线来到了犹太人的住所,善良的犹太人与卡美尼夫上尉打起了迷魂阵,可卡美尼夫上尉还是揭露了犹太人掩护德国军人出逃的事实,并责问犹太人为何帮助自己的仇人出逃,犹太人说他不想看到再有人死,随后,善良的犹太人心脏病发作,在卡美尼夫上尉的眼皮底下死去。遇到义薄云天的犹太人是基文斯的幸运,他没有理由逃不出卡美尼夫上尉的天罗地网,感谢善良的犹太人,德国人会做深刻的反省,从此,日耳曼人和犹太人永世不得相残。
基文斯乘坐的长途车(当时的长途车如同带蓬的农用拖拉机)向边境开进,中途长途车遇到了检查并被告知前方公路遭遇泥石流,敏感的基文斯以为那些检查的人是冲着自己来的,遂偷偷下车,他准备徒步走到伊朗边境,那段路程足有几百公里远,可经过这几年的逃亡生涯,几百公里的路程对于基文斯来说已不算是什么长途了。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杜弗仑相比:安迪•杜弗仑用了20年的时间,把鲨堡监狱挖出了一个洞;而科利•基文斯则是在广阔的苏联挖了一个通往故乡的大路。科利•基文斯入狱的年份是在1945年,而安迪•杜弗仑则是1947年入狱,只是科利•基文斯早出来10年。
基文斯来到了苏联的最后的一个检查站,这是苏联和伊朗的边境哨岗,基文斯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他离成功只剩一步了。苏联的检查官仔细询问着基文斯的一些情况,并对他徒步走到边境表示惊讶,在基文斯的不必要的担心中检查官还给基文斯护照准予放行,基文斯手拿护照脸上挂着怪异的表情,他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终于可以回家了和妻子、儿女相聚了。他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在苏联与伊朗之间的吊桥上,可当他桥的中间时,他看见了一双苏联式的长靴,他把自己的镜头(眼睛)慢慢地摇起,他看到了对于他来说是最可怕的一张脸,那脸上还带着一块大疤瘌,此人正是卡美尼夫上尉,基文斯没有想到他历尽艰辛,徒步走了15,000公里,一心想回家,为什么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此刻基文斯的心如同碎了一般,坚强的他流下了不轻弹的眼泪,他不甘心这种结果,他努力地在卡美尼夫上尉的脸上找着答案。可等待命运残酷判决的基文斯却看到了另一种结局,卡美尼夫上尉一个九十度的转身给基文斯让出了一条通往伊朗的过桥路。从大悲到大喜的基文斯很感激地看了卡美尼夫上尉一眼,随即快步度过边境桥,抵达伊朗。至此,基文斯顺利逃出如天网般广阔的苏维埃。可这还没有完,基文斯要回家还得经历些许磨难。
在伊朗,基文斯被伊朗情报部门冠以苏联间谍的罪名被投入监狱。自以为可以回家的基文斯再次遭遇厄运,他的心就此灰掉。可经历了人间最大磨难的基文斯在广阔的西伯利亚都没有被打败,区区伊朗监狱又怎能困的住这条德国潜龙。两年后,身为外交官的基文斯先生(基文斯的叔叔)听说有个叫科利•基文斯的德国人被关在伊朗监狱,遂前来相认。科利•基文斯看到叔叔他流下了眼泪,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叔叔让他看带来的基文斯家族相册,基文斯看相册的同时眼里噙满了热泪,他看到了自己在骑兵团服役时的照片,他很兴奋的让叔叔也看,叔叔认出了科利•基文斯,叔侄俩抱成一团,双双泣不成声。
圣诞夜,又是圣诞夜,基文斯在圣诞雪花的陪伴下回到家乡,他看到妻子和儿女穿着整齐到教堂去作祷告。基文斯尾随家人去了教堂。基文斯看着家人在为自己祈福,他再次掉下了热泪,是女儿的心灵感应,她觉得她的身后站着自己的亲人,她自信的转头,她看见了满身雪花的父亲,女儿冲过去依偎在父亲的怀里,妻子看到了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儿子根本不认识这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但也钻入基文斯的怀中,这真是个美好的圣诞夜,科利•基文斯,祝贺你,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8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1
旧书之旅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2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克列门斯.弗雷尔 (2010-02-09 13:22:22)转载▼
标签: 杂谈       
         克列门斯.弗雷尔是一个纳粹军官。至于是不是臭名昭著的党卫军,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战后还原的“我”,不再是一个军人,也不再是一个战俘。
        《极地重生》一个以他为原型的真实故事。令我在清梦被搅的早上,深深感动。电影中的主人公叫科利基文斯,在去往前线的车站里,他答应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圣诞节一定回家。可是德国战败,纳粹倒台。在东线成为战俘,命运可想而知。俄国出文豪,也出党徒,这是一个高尚又野蛮的民族。如同日本的菊花与刀,看似矛盾,又自然存在着。
          在去往西伯利亚的闷罐车上,一群享受着苦寒的战俘,踏上早已明了的征途。冻馁饿毙,俄国人对他们是比西伯利亚的冰雪还要残酷的。自然这可以归咎于战争,杀戮是会叫人丧心病狂的。无论敌我。这里无须赘诉这些战俘的遭际,他们是被剥夺了“人”资格的种群。故事的意义不在于写实那场战争,那段历史。故事的真正寓意大约是在于还原“人”。
         基文斯被判25年徒刑。年头虽有数,但想活到释放却全然没有指望。连劳改营的军官都说自己要和战俘们一起烂在荒原。可是强烈想要回家的基文斯却准备着越狱逃亡。这看上去似乎近于天方夜谭。且不说流放地茫茫白雪,无依无落。就是去国万三千公里也叫人想着绝望。可基文斯却想了,还做了。因为有身犯绝症的医生帮助。他顺利的迈上回家的归途。
         白雪大地真好干净。吃完了最后一点面包渣的基文斯,上帝眷顾般的被一只海豹救了性命。于是当他在草木不生,一无所有的雪原里发现一株小树时。他抱树恸哭,因为那是他寂寞孤独绝望中的生命之树。 基文斯兴奋的想着快要成功了。
        然而森林也一样充满危险。所幸基文斯遇到了两个淘金猎人。虽然这两个利欲熏心的家伙各怀鬼胎,却还是很热心的帮助他这个德国战俘。基文斯的好心让他在湍急的激流里舍身救人,也让他被结实的打落山下,身遭狼群攻击。大约是因为女儿在家中的殷切热盼,感动了圣母玛利亚。爱斯基摩人把他带到自己的营地,质朴的爱斯基摩人不仅救了他性命,还赠以义犬,使他得以在追捕中顺利脱身。一路上基文斯是幸运的,人们很乐意去帮助一个想要回家的人。虽然他曾经是自己的敌人。
        基文斯穿越了雪原,森林,边境就要到了。一个犹太人又一次涉险帮了他。为了基文斯能够回家,医生,猎人,犹太人,偶遇者都给予了巨大的帮助,这帮助有时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也许正是因为他那强烈的回家意志,让这些普通人在关键的时候屡施援手。人性的昭彰伴随着基文斯。也分明的展示在眼前。也许追捕基文斯的劳改营军官最终也被犹太人临死前的话触及“是,我曾经帮他。我以后也会这样做。任何人都会帮。明白吗?”在苏联和伊朗的边境上,军官放走了基文斯。可基文斯依然被关在德黑兰的监狱里,三年过去了。当他要被以间谍罪枪毙的时候。他的叔叔被告知,并最终指认了基文斯的真实身份。
         七年,基文斯走到了家乡。那是在平安夜的教堂歌声里,他的女儿,忧伤的看着圣母玛利亚,母亲坐在身边。坚信父亲还活着的女儿若有所感的扭头。她的父亲从教堂的门外走来,身形高大,肩膀落雪。
        基文斯回家了!
        有人把《极地重生》和《肖申克的救赎》做比较。我想这两者都是逃亡电影中的经典。肖申克智慧而隐忍,基文斯意志坚定,百折不回。肖申克彰显的是人性中的韧性,而基文斯则更全面的让我们领略人群中的人性。在一万三千公里的逃亡里,他不仅要面对各种恶劣环境的阻隔,还有政府的追捕。然而基文斯成功了,这个成功不只定义他个人的成功,更可以定义为人性的成功。电影里的基文斯不再是一个纳粹军官,不再是一个逃亡的战俘。他已经褪去了一切社会符号,他还原了一个人的本质。回归为一个一心念家的普通人。所谓重生,大约也寓意于此吧!人之所以为人,不正是取决于这种拥有吗?!我感动于基文斯,更感动于电影中真实的原型克列门斯.弗雷尔!
        伟大的科利基文斯!
       伟大的克列门斯.弗雷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