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27722|回复: 0

俞可平《偏爱学问》

62

主题

103

帖子

7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9
北二马路 发表于 2016-7-23 07: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名:《偏爱学问》
作者:俞可平
策划编辑:刘佩英 刘旭
责编:刘旭
定价:38.00 元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偏爱学问”这四个字生动地表达了俞可平教授纯粹的知识追求与智性的人生态度。全书分五个部分:看中国;说政治;谈民主;论治理;品学问。该书的文章形式为随笔,但内容是严肃的,饱含了俞可平教授对中国政治深刻的观察、独立的评判、热烈的关怀、客观而冷静的分析,其中不少文章是轰动政学两界的好文,更是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作者简介】
俞可平
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建国后政治学最早的两个博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民主治理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倡导“治理”、“善治”、“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官民共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等理念影响深远、广受关注。
【目录】
自序
看中国
理解中国政治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雷默先生和他的淡色中国
海外学者的中国研究
中国民主的进步
中国的治理改革
中国特殊的政商关系
中国公共管理的新变化
有这么一次研讨会
生态环境为何持续恶化
说政治
有必要进行政治学研究吗
权力制约的五条途径
小论中国政府能力
何谓政治哲学
环境保护离不开公众参与
优败劣胜
谁是我们的敌人
说说社会企业
从浙东普通农民到美国高级公务员
谈民主
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的共识
民主之辩
协商民主与代议民主
关于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增量民主与治理改革
两岸“民主试验区”
使民主运转起来
论治理
从统治走向治理
追求善治
政府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
政党政治与国家治理
政府创新的特点
鼓励政府创新
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
社会管理的社区样本
谁来制定善治的评价标准
品学问
历史偏爱学问
把握学术前沿至关重要
前瞻未来
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
西方全球化研究的新动向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影响
批评与辩驳: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应该如何看待资本主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性质不同的蹲点调查
【精彩书摘】
看中国
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对现实政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前提,思想的解放是进步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说政治
一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使政府享有足够的权威,同时公民也享有充分的自由。一个有足够权威的政府,是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社会政治的稳定,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就难以发展经济,社会的物质利益就不能正常地增长……而人一旦失去自由的创造性,就有使自己降低到一般动物水平的危险,即只有基本物欲的需求和满足,而没有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谈民主
当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论治理
治理不同于统治,它指的是政府组织和(或)民间组织在一个既定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管理社会政治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满足公众需要。治理的理想目标是善治,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善治意味着官民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佳状态。
品学问
历史的偏爱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应当担负的崇高责任。立足当今中国的现实,充分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性地传承、改造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文化,推动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自序
《偏爱学问》自序
《偏爱学问》其实是一个序跋集,我这里所说的话其实是“序言”的序言。我一般不愿给别人做序,这里收录的大部分是我为自己的编著所撰写的序和跋。当然也有例外,我偶尔也为别人的编著,特别是自己研究团队的同事或学生的作品写上几句话。但不管给谁写序,只要我答应了,我一定自己写,而不会让作者去撰写草稿,稍事修改即成我的东西发表。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一般不去正面评论作品本身,而通常是就作品所论及的主题,提点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为自己或他人的著作做序,就变成了借此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小小的序跋集在相当程度上浓缩了我的所思和所想。
学问有两种,一种是应用性的对策研究,一种是抽象的学理研究。我分别把这两种学问叫做“尘世的学问”和“天国的学问”。我的研究兴趣比较广泛,所涉及的领域也较多,既包括了很现实的应用研究,也包括了纯学术的理论研究。但无论哪种研究,我首先都把它们当作学问,两且我认为这两种学问其实是难分难舍的。所以,即使在我回到北京大学之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应用研究上,还是更多地以学术的而非政治的眼光去分析现实问题。偏爱学问,是我内在的喜好。
    我清楚地知道,政治的理性与学术的理性难以调和,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与学术的差距总是那么巨大。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却总想把两者集于一身。收录于此书的这些序跋,多半是在我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我试图努力以学术的理性去追求政治的理性。敏锐的读者从《偏爱学问》将不难发现,学术理性与政治理性的这种交互关系,处处体现在我的研究中。
非常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刘佩英总编辑为编辑出版这本小册子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没有刘女士的创意,就没有本书的出版。需要一并表示感谢的还有交大出版社的刘旭编辑,本书付梓之前,他认真细致地审阅书稿,并提出了专业的修改意见。希望也有不少读者像我一样偏爱学问,从而喜欢本书。
俞可平
2016年7月1 日于京郊方圆

0815cf422f5edb8_size582_w2717_h2717.jpg
pYYBAFWkgaSAdzMUAADSn0Pa7uc459_b.jpg
80f0b1d7gx6BtBAyhcTb3&690.jpg
F201003302012202850229289.jpg
oYYBAFNLU0WAIjn-AACjZcyVjHo211_b.jpg
oYYBAFR91aSAboegAAF5vQVkU0s180_b.jpg
poYBAFd2S8SAQRDbAANtFb4qGcE776_b.jpg
poYBAFdrtkWAM6ysAAIMvNcdF88161_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