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3466|回复: 2

甲骨四堂和甲骨四少

1

主题

1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鼓瑟吹笙 发表于 2015-2-9 2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鼓瑟吹笙 于 2015-2-9 21:09 编辑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1鼎堂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人。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他拿到了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从此,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颠峰时代。几经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辞通纂》也问世了。郭沫若从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地超过了前人。1959年8月郭沫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晚年,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彦堂董作宾

(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回到北京,汇报了在安阳的考察情况,

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长的重视。几天后,董作宾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从1928年至1937年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董作宾重视对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书法,为世界许多名家所收藏。

3、雪堂罗振玉

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罗振玉自幼研读古籍,对文物古董造诣很深。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铁云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认识了甲骨文字,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官,不仅广为收集古物,也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他将甲骨文中的人名与《史记·殷本纪》中商王名相比较,发现其大部分相同;他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了对整条甲骨文卜辞的通读;在考释文字上,他提出“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对一词的考释,必求其形声义的符合。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
4观堂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1917年,王国维登上了甲骨学研究的高峰。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郭沫若曾评价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他做学问的最大特点,不是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把古文字学与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对照历史,他创造并完善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学术贡献极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鼓瑟吹笙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提到民国时期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很多人脑中会浮现“甲骨四堂”四个字。其实除“四堂”(即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若)之外,还有“甲骨四少”,即唐兰、容庚、柯昌济、商承祚四人,不过知道的就不多了。
       这一称呼源于1923年王国维为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作序,称:“今世弱冠治古文字学者,余所见得四人焉:曰嘉兴唐立庵友兰,曰东莞容希白庚,曰胶州柯纯卿昌济,曰番禺商锡永承祚。”那时,四人皆20多岁,商承祚、柯昌济两人最小,仅21岁。在甲骨文这样艰深晦涩的领域,四人如此年轻却又得到这样高的赞誉,实属罕见。
容庚:初中毕业上北大,多惊人之语
光绪二十年(1894),容庚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县莞城镇。在他幼年时,祖父和父亲相继过世,家道日渐催颓。将容庚领上古文字治学之路的是四舅邓尔雅。邓尔雅曾留学日本,是近代岭南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篆刻家。他教容氏三兄弟读书,容庚从其学金石学。


       1922 年,28岁的容庚带着增补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的三册《金文编》稿本,前往天津,拜见罗振玉。罗氏看后大加赞赏,主动向北京大学金石学教授马衡写信推荐。之后,只有初中学历的容庚被破格录取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


       1926年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容庚先后在北大、燕大任教,兼故宫博物院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燕京学报》主编。1941年,燕京大学被日本宪兵接收,容庚没有随多数师生迁往西南,而是选择留在北平,并于次年被聘为伪北大教授。抗战胜利后,傅斯年暂代北大校长。一上任,傅宣称要对伪北大教职员一概摒弃,不予录用,容庚、周作人等被开除。


       1945年11月7日,容庚在北平《正报》上发表一封公开信,信中列出了自己留在北京的原因:“而庚独眷恋于北平者,亦自有故:日寇必败,无劳跋涉,一也;喜整理而拙玄想,舍书本不能写作,二也;二十年来搜集之书籍彝器,世所稀有,未忍舍弃,三也。”(容庚:《与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的一封信》,见《胡适来往书信集》(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1页)但傅斯年并不接受这样的说法。此时,李宗仁筹办广西大学,邀请容庚前往广西教书,容庚接受了这一聘任。


       容庚在广西大学停留不到半年,前往广州,任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52年,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容庚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1965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容庚与刘节、谢文通等人作为中山大学第一批“牛鬼蛇神”被揪出来。6月7日,《中山大学校报》发表了批判容庚的大字报,宣称要“砸烂 鬼锁 ,宰掉 野马 ”。


       “野马”、“鬼锁”的出处是容庚在1950年代所写的入党申请书,其中有“我是野马,是鬼锁,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需要一个紧箍咒,需要党的铁一般的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话。


       “文革”期间,容庚有很多惊人之语。他的学生曾宪通曾感慨:“在那么多的运动中,他总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林彪垮台后,中山大学中文系开展批判林彪运动。轮到容庚发言时,他将林彪叛国归结为阶级斗争的结果:“整天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我以为社会到此就不得安生,逼着他(林彪)走这条路。”


       “文革”后期,杨荣国曾劝他认清形势,批判孔子,容庚回答说:“孔子死了两千多年了,他有什么不好?批孔不如批我?”(易新农、夏和顺:《容庚传》,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331、341页)后来校方给容庚平反,称赞他一生爱国,为人正直,他并不领情,说:“我以前没你们说的那样坏,现在也没你们说的那样好,我还是我容庚。”(陈炜湛:《忆容庚师》,《语文建设》,1993年第11期)     


商承祚:自幼爱古董,曾四批徐悲鸿
商承祚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在广州纸行街莲花巷,商家是岭南著名的书香世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伯父商衍灜中三甲进士入翰林。光绪三十年(1904),父亲商衍鎏参加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成为“末代探花”。在广东科举史上,商衍灜、商衍鎏两兄弟有着“禺山双凤”的美誉。


       少年时代,商承祚便酷爱古董文物,几近痴迷。1912年,商承祚跟随伯父在曲阜参观孔庙时,见孔庙“累累汉碑,渊懿古雅,于篆隶之学由是顿生研求之念。”(龙敏主编:《花都文史》第25辑,2007年版,第192页)后来,当商承祚将毕生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叹气说:“你学这行是找不到饭吃的,只能做个名士,名士也要生活啊。你既决意走此路,是你的志愿,我有什么话说呢?”(王祥:《商承祚》,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1921年,伯父将他引荐给罗振玉,商承祚拜罗氏为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商承祚编成《殷墟文字类编》十四卷。这本书的出版,使他年少成名。后经马衡推荐,商承祚成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23岁研究生尚未毕业时,东南大学聘请他担任讲师,月薪100元。父亲商衍鎏知道这一情况后,兴奋地说:“真想不到,如此冷门之学,居然可以谋生,令人从何说起?”(王祥:《商承祚》,第29页)


       其实,当时甲骨文发现时间不长,研究学者不多,是一门“冷门”之学。但在大学里,却是一门“热门”课程,很多学校缺乏教师。商承祚被许多学校争聘,有人笑称其手捧“铁饭碗”。


       抗战期间,商承祚和徐悲鸿都在重庆,二人意气相投,关系密切。一次,徐悲鸿邀商承祚来评赏他的画。商承祚先是看了一幅奔马图,写下评语“三条腿的马”,意为徐悲鸿只画了三条腿。又看了一幅坐猫图,评为“狐狸尾巴的猫”,意思是猫的尾巴画得太粗。又评价一幅竹画为“甘蔗的竹子”,指出其粗细无变化如甘蔗。最后又点评一幅仕女图为“吊死鬼的美人”,意指美人的脖子画得太长。徐悲鸿挨此四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向商承祚躬身称谢,说:“我到重庆以来,听到的都是一片赞扬声,即未闻意见,更谈不上这样好又尖锐的批评,此之谓知友!”(王祥:《商承祚》,第117-118页)
1948年,商承祚回到广州,与容庚共事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56年,二人联名招收研究生,中山大学中文系因此成为古文字学研究重镇。两人相交六十年,友情深厚,却也常常为了学术和收藏上的不同意见而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在商承祚子女所写《永恒的怀念》中,有一段这样的话,让人读来不禁莞尔:


       父亲晚年与容庚先生同处一楼,我家楼下,容老楼上,谁得佳作,必请至居所,有时为得一佳作,二老怡情悦性,共享采获;有时为一书画真赝,两老又各持己见,争辩不已,甚至还很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鼓瑟吹笙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兰:不修边幅vs.一丝不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唐兰生于浙江嘉兴市秀水兜。民国初年,他入读商业学校,毕业后改学医、学诗词,后来又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他在1939年出版的《天壤阁甲骨文存》自序中谈到:


       民国肇建,余方读于商业学校,即卒业,改习医学,既为人诊疾,又颇厌之,而学为诗词。稍博览,思辑文选注所引古书,并为晋书注。九年冬,尽弃所业,就学无锡,同学有熟习段注说文者,余由是发奋小学,渐及群经。


       唐兰走上甲骨文研究之路,与王国维、罗振玉两人的赏识是分不开的。他曾对罗振玉的甲骨文考释进行订正,得到罗氏赏识。后经罗振玉引见,在上海拜谒王国维,请教学问,获得王氏称赞。他在《天壤阁甲骨文存》自序中回忆:“于时初知有甲骨文字,取罗氏所释,依说文编次之,颇有订正,驰书叩所疑,大获称许,且介之王国维氏,余每道出上海,必就王氏请益焉。”


       1924年,唐兰北上天津,在周馥家中教书,授文字训诂。1931年,任东北大学中文系讲师。九一八事变后,代顾颉刚讲《尚书》于燕京、北大,后又代董作宾先生讲甲骨文。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后,唐兰只身逃离北平,取道香港、河内,辗转至昆明,任西南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唐兰继续担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代理中文系主任。1952年,调任至故宫博物院,曾任副馆长等职。


       王国维曾评价唐兰:“立庵孤学,于书无所不窥。”的确,唐兰出身于一般商贾家庭,不似容庚、商承祚、柯昌济等人有家学渊源。他虽曾有幸受到罗振玉、王国维的指点提携,但并不以罗王的传人自居。在学术上,唐兰以孤学闻名,能够自成一派,较多创新之见。他打破了《说文解字》中的“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将汉字分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影响较大。


       生活中,唐兰常常豪放不羁,不修边幅。一位学人回忆他时常“首如飞蓬,胡须长久不薙,与名史学家张荫麟可相匹敌……我并无意说饱学之士如立庵这样的人,均应不修边幅,但对服装仪容都无暇顾及之人,其一心一意专诚治学不问可知”。(牟润孙:《海遗丛稿(二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1—202页)


       与生活上的不拘小节相反,对待工作,唐兰却是一丝不苟,极其认真。杜迺松在《唐兰先生的学者风范》一文中提到他1977年夏随77岁高龄的唐兰前往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考察出土甲骨的过程,“先生不顾旅途劳累和炎热,每日不停地工作,重要处随时作笔记……由于工作辛劳,又炎热,先生口里长了几个大泡,吃饭都不方便,我让先生去医院看看,休息休息,先生哪里肯呢?只让我给买了几瓶中药冰硼散上了上。”


       1979年1月11日,唐兰逝世于北京,享年79岁。逝世后,故宫博物院根据他多年的夙愿,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柯昌济:“年纪最小,读书最多”
柯昌济是著名元史专家,《新元史》作者柯劭忞次子,金石学家柯昌泗之弟。


       胶州柯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远祖为元代著名学者和画家柯九思。道光以来,每代皆有名人,以其父柯劭忞最为知名。其兄柯昌泗曾与商承祚一同拜入罗振玉门下,柯聪慧过人,过目不忘,商智力不及他。但柯昌泗迷恋仕途,没有一心向学,罗振玉曾对他说:“你比锡永(商承祚)聪明得多,可是他有自知之明,苦攻读,而你迷恋宦海,毁了自己,太可惜了,何不及早回头,到达彼岸,做个学者。”(王祥:《商承祚》,第29页)官场风云变化,几十年后,柯昌泗晚年落魄潦倒,与商承祚不可同日而语。


       柯昌济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1921年他出版了《殷墟书契补释》一书,共考释甲骨文字、词60个。虽然此书错误较多,但多释为前人未释,在甲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1925年,柯昌济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史研究院,后任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另有《金文分域编》、《姓氏源考》、《韡华阁集古录跋尾》等著作。


       王国维在《殷虚文字类编》序中夸奖柯昌济说:“纯卿为凤荪学士次子,年最小读书亦最多,尝以书问字于余,余叹其逸足,每思所以范之。”得到王氏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其博观广识。笔者尽力收集相关资料,无奈孤陋所见有限,只能简要叙述其生平,实可愧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