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登录
注册
官方微博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首 页
沈阳收藏家协会
風塵書攤
老紙生香
拓古追遠
棗梨葉茂
化蛹飛蝶
宋版元槧
朵雲驛往
影蹤瞬息
墨緣跡埽
東北白酒
遼金瓷器
北方醫道
其它
社區
BBS
领取红包
圍爐清音
禹貢堪舆
石渠天祿
過隙留痕
海風聽濤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風塵書攤
老紙生香
拓古追遠
棗梨葉茂
化蛹飛蝶
宋版元槧
朵雲驛往
影蹤瞬息
墨緣跡埽
東北白酒
遼金瓷器
北方醫道
圍爐清音
禹貢堪舆
石渠天祿
過隙留痕
海風聽濤
东北古籍资料旧书专业网
»
社區
›
论坛
›
風塵書攤
›
《源氏物语》译者林文月
返回列表
查看:
4309
|
回复:
3
《源氏物语》译者林文月
大银鱼
当前离线
积分
568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68
发消息
大银鱼
发表于 2015-4-2 21: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银鱼 于 2015-4-3 08:23 编辑
《源氏物语》译者林文月:日子是过出来的,要认认真真活到老
2015-04-02 11:28 阅览:2837 评论:
0
编辑:
资讯编辑
原创作者:明凤英 来源:澎湃新闻网
【编者按】
林文月,台湾著名学者,《源氏物语》译者,任教台大中文系40年。本文为台湾学者明凤英对林文月的访谈选录,林从一个知识女性的角度,谈了她记忆中的上海、台北和文化圈往事。
林文月旧照 图/澎湃新闻网
林文月教授是好几代台湾学生们心目中的“月亮”——美丽优雅、高风亮节。“家世显赫,风华绝代”这些字,在她身上都是恰当的。2015春节前后,经齐邦媛教授引见,我终于在岁末时节,一个有阳光的上午,在北加州湾区见到了心仪已久的林老师。
一向行事周密、温和体贴的她,不但茶水早已备好,中餐也有备案,还把我事前该做的功课一并做足了。著作、照片、笔记本都整齐地摆在桌上。初次见面, 两人从客厅移到厨房,再移到书房,然后移回厨房,一聊就是三个钟头。
接下来数次造访,她领我神游上海日本租界、1940年代的台北、1950年代的台大,1960年代台北文艺圈,还有台北知识女性的风华和友情。 这些又都没有阻挡林老师脚踏实地过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位充满张力的台湾女性知识分子。她一面为我调理简单的午餐,一面告诉我:“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
2015年2月,林文月(右)与作者明凤英摄于美国加州湾区 图/澎湃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银鱼
当前离线
积分
568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68
发消息
大银鱼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 21: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文月,台湾著名学者,散文家,翻译家。1933年生于上海,祖籍台湾彰化,为《台湾通史》作者历史学家连横的外孙女、连震东的外甥女,连战之表姐。任教台湾大学中文系40年,并客座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斯坦福大学、捷克查尔斯大学。除专精中国古典诗词外,林文月日文素养深厚, 翻译作品有《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枕草子》等,散文著作丰富,被选作台湾教科书。 目前定居美国。
关于上海的那些童年记忆
明: 您说您是:“道道地地的台湾人”,却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家庭和背景吗?
林:我是1933 年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出生的,在虹口长大, 上日本小学,抗战结束后,在1946年2月,随父母家人回到台湾。那是我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此后也才开始学“国语”。 我的父亲是台湾彰化人,母亲是台南人。因为中日甲午战争,台湾割让给日本,我父亲出身贫穷农家, 靠自己苦学,毕业于日本人设立于上海的东亚同文书院,先后在上海和台湾银行界工作。
舅舅连震东年轻时留学日本,但外祖父连横希望他的独子不要在日本统治下工作,所以安排舅舅到西安去。母亲和舅舅先后到了大陆以后, 外祖父连横在儿女的督促下,在1933年移居上海,由我母亲和阿姨就近照料,直到1936年在上海去世。
明: 您记忆中的上海是什么样子呢?
林:上海的记忆,对我来说是复杂的。我记忆中的上海不是十里洋场,不是百乐门,而是虹口的日本租界。我在上海上过两个日本小学,一年级上“上海第一小学”。后来,这个小学因为学生人数太多,就分了一批出来。我二年级时,就到了“上海市第八国民学校”。全校学生都是日本小孩,只有我跟妹妹是台湾人。我们上课用日文,学到的规矩也是日本式的。我们听得懂一点上海话和一点台湾话,但不会讲国语。
我家在上海的地址是“江湾路540号”,是一栋二层楼房,现在还在,但围墙已经拆掉了。当时,我住在左边楼上的房间,围墙外边不远,就是铁道。家旁边有一排房子,住着八户人家。那是我父亲的产业。那排房子再过去有一块草坪,有沙坑、跷跷板等设备,供小孩玩耍。草坪再过去,是“公园坊”,三排摩登的三层楼房子,共三十三户,那是父亲和朋友合资盖的。父亲当时在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工作,并投资建造房地产。公园坊的住户都是三菱株式会社的高级职员和家属,从日本到上海工作,就集中住在这里,一直到战败。
想到上海的过去种种,我难免有些激动。那里有我很多儿时的记忆。几年前我去过一次,但没有进到公园坊里去。原来我家旁边那八户房子也还在,我走过去,看见最后那间屋子里有一位老太太在炒菜。她看见有人来,跑出来说,你们做什么的?我说,我以前住在这里。她竟然还记得我,说,“喔,是林先生的孩子。”这位老太太的丈夫当年是保安队的,父亲曾托他照看一下附近的治安,不收他们的房租。他们夫妇从那时起,一直住在那儿。但那也是好些年前了 。
我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江湾路忆往”,也画过一张素描,画的是江湾路540号的房子。 后来有人到上海,拍了一些照片给我。公园坊那33户楼房还在,现在后面有很多高楼,一高一低跟我父亲盖的公园坊小楼房成为对比。
虹口租界的内山书店,对我来说,是个温暖的记忆。它在北四川路上,但当年不叫四川北路,叫北四川路。我每天放学经过,都要进去看免费书。现在老照片上的内山书店看起来好像有些陈旧,但我印象中的内山书店却是很干净整齐的。据说,当时许多文人雅士鲁迅、刘呐鸥等,都常到那里去,连我这个小学生也每天要去报到。
有一年夏天,大概是梅雨季节,我放学回家的路上淋了一身雨,但经过内山书店,还是想进去看书。在书店站了一会儿,我脚下积了一滩水,上面有电风扇吹着,边看书边发抖。书店里有一个先生,也不知道是不是内山先生本人,大概怕我着凉生病,把我带到楼上交给一个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帮我烘衣服,还让我躺在被窝里睡了一觉。等我睡醒,老太太问了我家电话,才打电话请我的母亲来接我。还记得那个大雨天,我母亲坐着黄包车到书店来,面色惊慌,一边鞠躬道歉,一边说我不该麻烦人家。虽是零星片段的记忆,现在却还记得很清楚,也还记得内山书店里那两个好心照顾我的日本人。
林文月手绘上海旧居。(虹口区江湾路540号) 图/澎湃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银鱼
当前离线
积分
568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68
发消息
大银鱼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园坊和刘呐鸥
“公园坊”也有一段故事。那些摩登的楼房是我的父亲和刘呐鸥先生合资建造的。刘呐鸥是台湾人,从台湾到上海发展,比父亲年轻很多,两人有些交情。他死于1939年, 真相一直没有人知道。但他在我父亲口中,不叫“刘呐鸥”,而叫“刘灿波”。刘呐鸥应该跟我父母是蛮熟的。在刘呐鸥最后那段时间的日记里,日期如果没记错,应该是1939年12月31号,还记录了一群上海台湾人的聚会,其中有一个名字就是我父亲。他们那时都还年轻,喜欢跳舞。
刘呐鸥一天在上海馆子吃完饭出来,走出来的时候,被暗枪杀害的。当时,在虹口租界和台湾人圈子里是一件大事,因为很多台湾人都认识他。后来他的遗体被送回台湾,在故乡台南下葬。据说,他跟李香兰有一段感情,所以李香兰还特地到台南去祭拜,跟刘母有过一张合照。这张照片,刘家人曾送过一张给我父亲,作为纪念。
生活在日本租界的感觉
明:请容我提一个直接的问题——在日本租界长大的儿童林文月,是否有过次等日本公民的感觉?
林:小时候上学,是有过那种感觉,可是并不知道为什么。比如我的功课一直很好,明明该做班长,为什么老师没让我做。我做过一次副班长,但一直没做上班长。当时也不是那么在乎当班长,而是我父亲为了鼓励我们,说如果谁做了班长,就会得到一双旱冰鞋作奖励。“公园坊”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公园,有水泥地,常有人在那里溜冰,我也很想。父亲就用这个办法来激励我们。但是一直没有当上班长,心里有些纳闷。
另外有一次,日本兵入驻我们小学,有一个日本兵没事跟我们玩,问每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大家抢着举手回答,有人说大坂,有人说长崎。轮到我,我说台湾,那个日本兵马上不说话,气氛就不一样了。当时不懂为什么,只觉得很奇怪。还有,我母亲每次开家长会到学校来, 我也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她的装扮跟别人不一样。我母亲的头发很长很密,一辈子没有剪过,个子很娇小,平常喜欢穿旗袍,不穿和服。一般学校的重要场合,别人的妈妈都穿和服出席,我母亲却梳中国人的包包头,在脑后绾一个髻,穿旗袍或套装来学校。 虽然母亲很美,但却跟别人的妈妈不一样。当时年纪小,并不知道为什么,只记得很怕别人说她“支那人”。
明:战后,日本人都走了,你的朋友也离开了?
林: 本来在上海,我们总看见日本人欺负中国人,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了,就变成中国人欺负日本人。我亲眼看见我永乐坊日本同学家的钢琴被不认识的人抬出来,架走了。大人不准我们小孩看这些事,但我趴在二楼窗户边,还是看见了。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难过,人跟人之间互相欺凌至此。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些是很混淆的。因为在此之前,台湾是日本属地,台湾人家前面要挂日本国旗,我小时候也以为我是日本人。但一夕之间,我们突然变成了中国人,从“战败国”一下变成了“战胜国”。台湾同乡会为了大家安全,每家都发了中国国旗,让我们挂起来。但是附近的本地人当然知道,我们家原来是挂日本国旗的。有人持枪进到我家,说我们是汉奸,日本人的走狗,用封条把我家二楼全封起来,不准我们上楼去洗澡上厕所或拿东西。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经验,我一直到现在都觉得,不管是哪国人或哪里人,都会有好人,也会有坏人。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好的或坏的,也不能说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好的或坏的。日本人有好的,也有坏的,中国人也是这样。
日本幼童教育真的做得很好
明:儿童林文月对这段日本教育还有其他的记忆吗?
林:日本教育很注重少年读物。除了学识的灌输,他们很注重国民教育,比如仪态礼节守时等等, 如有机会在年幼时接触到这方面的教养,会受用不尽。
在日本小学上学的时候,我的兄弟姐妹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少年读物,那些读物是配合小孩的年龄和程度设计的,感觉很幸福。也许我说我在上海租界过得很幸福,爱国主义者听了会不高兴,但是当时我接触到的日本幼童教育,和文化修养教育方面真的做得很好。
我们小学四年级时,女生有手工缝纫课,男生有木工课。我学了很多基本的针线绣法,有西洋绣,法国绣等等,用的绣线比中国绣线粗一点。 我还记得绣一朵小花,要用针在花尖稍稍固定以下,那是非常快乐的记忆。
我回台湾以后受到的教育比较侧重知识上的传授,对礼节、艺术方面的培养比较缺乏。时局不同,很难比较,但总体来说,那时候的台湾教育还没有一套全面的规划。
当年的台大中文系,老师和学生人数差不多
明: 1950年代中, 您就读的台湾大学中文系,那时有不少大陆迁台的老师和同学。校园风气如何?
林:那时的台湾社会真是很淳朴,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单纯,从学校到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像我的老师台静农先生他们那一代人,生活并不富裕,但到底什么才算富裕呢?在台大念书那七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不觉得缺什么,蛮幸福的,不一定可以买什么昂贵东西,而是精神上满足充实。
台大中文系当年号称“小国寡民”,老师人数跟学生差不多一样。学生发生了一点什么事,老师们马上都会知道,学生的个性、家境、程度,老师们也都很清楚。家境比较不好的学生,老师会留意安排工读的机会,学生要去哪里郊游,也会问问老师去不去。我们师生一起去了好多地方。
我那年考进台大中文系,只有七个人学生,加上大陆来的寄读生,总共不过十一个。
毕业旅行的时候,台静农老师也跟我们一起去。他建议我们去台中,说:“我带们去看你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原来台北故宫博物馆还没盖好以前,重要的珍藏都存放在台中近郊的北沟,听说是因为那里比较干燥,由庄严先生在那里负责管理。庄严先生跟台静农先生在大陆就是好朋友,我们进去一看,原来毛公鼎就放在桌子上,盖一块白布。我们是近距离看的,真是难忘的经验。珍藏的东西要轮流晾晒,后来有时候庄先生会事先告诉我们,我们就一起到台中去看。
林文月与台静农(左一) 图/澎湃新闻网
林文月笔记,红笔为当时郑骞做的批注 图/澎湃新闻网
明: 您也参加过《现代文学》的活动?
林:《现代文学》是1960年,白先勇与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李欧梵、刘绍铭等外文系同学创办的。白先勇比我小几岁, 他考进台湾大学外文系的时候,我已在念研究所。 他在大学时代就很活跃,我很早就听说过他们这群外文系高材生的活动。
台大教员宿舍那时候有两个出名的单身汉,一个是夏济安先生,一个是叶庆炳先生。 两人私交很好,志趣相投,所以外文系办的杂志也常常邀请中文系人投稿。我跟叶庆炳先生因为用同一间办公室,比较熟,也有机会在《现代文学》 发表作品。 先是从大学毕业论文“曹氏父子”里抽出一章,整理改写后,发表出来,后来还整理出一些我修课时的一些笔记和心得,多半是古典文学的题材,可说是边读边发表不算很成熟,但可以算是一个年轻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心得。 这些早期的刊物,其实是老师们的领域,我还在研究生阶段,但我也偶尔凑合投稿。
1930年代的文学作品,那时还是个禁忌,老师们也不开这些课。台静农先生当然熟悉1930年代的作品,但他也不开这些课 。中文系甚至连《红楼梦》都没开过,古典文学的研究就很安全,不会有问题。台静农先生自己早年在《小说月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小说创作,他藏放在台大第四研究室书柜的后一排,一般不会有人翻动,我在第四研究室工作过很长时间,也一直没有发现。 台先生因为以前是鲁迅的学生,当然避免谈这方面的作品。那还是比较敏感的。后来白先勇《台北人》,也只写到台湾来之前的外省人,很少触及台湾现状。一直到后来,才有王文兴开初细读《红楼梦》的课 。
齐邦媛(左二)、林海音(左三)、林文月(右二)、殷张兰熙(右一) 图/澎湃新闻网
1980年代,台北文艺圈女性的聚会
明:1980年代后期,您还有其他的文艺圈活动吗?
林: 齐邦媛,林海音,殷张兰熙和我四个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偶尔聚聚。我跟齐邦媛先生因为有缘分,除了学校的同事关系之外,又有共同的兴趣,慢慢成为好朋友。另外殷张兰熙,林海音,都是个别认识的。大家很合得来,有时碰面就说,一起吃顿饭吧。
我们四个人个性都不同,却都是认真负责,喜欢做事的人,觉得一起做点事情比纯聊天有意思。我是四个人当中年纪最小的,跟林海音比较熟,因为她家跟我娘家住得很近。跟齐邦媛先生在台大同事,她在外文系,我在中文系, 后来比较文学会成立了,我们每年开会都坐在一起,慢慢就熟了。林海音个性比较急, 一急别人就看出来了,我也急,但是别人看不出来。 齐先生是求好心切,慢工出细活。 我们聚会的时候,殷张兰熙跟林海音常有出版上的事情要谈,我们就加入出点主意什么的。 后来又发现,除了谈事情以外,我们往往对一些概念抽象的问题,比如翻译上的观念等很感兴趣,谈起来很投入, 很快乐。四个人慢慢有了定期的聚会。
我们常到四季、福华饭店聚会,福华饭店有个很大的西餐厅,比较安静,我们常待到人家都要打烊,掀椅子到桌上了才分手。我很享受工作,如果被派了一项工作,能够好好地、尽责地完成,完结归档了,就会非常快乐。然后,休息一下,再继续着手下一项工作。 有一次我们四个人商量一件事,好不容易终于聊出了一点头绪,解决了问题。我很高兴,说了一句:“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完。” 后来,这句话就常被她们引用, 每次一起做完了什么工作,他们就学我说,“这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变成我们之间的笑话。
我和齐邦媛先生一般都约在新生南路中间的一个咖啡馆见面。 有一次我和齐先生商量《笔会》一百期出刊,齐先生派我负责封面设计,还要定个适当的名字。就是那天,我想出了 “hundred steps” 的题目。那天,我们坐在咖啡馆靠窗的桌子,谈着谈着,忽然有一个男人把手拱在额头上贴着玻璃往里看。我们抬头吓了一跳,原来是当时《中央日报》的主编梅新。他说他觉得好奇,这两个女教授在讲什么闺秀的悄悄话,桌上还摊了那么一大堆纸张。其实我们是无薪无酬,只是一心一意要把事情做好,不辜负所托而已。
那是一段很快乐,也很难忘的一段记忆。 殷张兰熙和林海音都已经离开人世了,齐先生在台湾,我在美国。
林文月摄于京都访学期间 图/澎湃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银鱼
当前离线
积分
568
62
主题
174
帖子
56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568
发消息
大银鱼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 2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您说自己的生涯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偶然的机会。但是像《源氏物语》这样大部头的翻译,费时耗力,该不是偶然的?
林:我自己也从来没想到,能够一口气,当然是很长的一口气,把《源氏物语》给翻译出来。我也常常想,有很多人的日文程度,文学素养都比我好,我够资格翻译《源氏物语》吗? 但那确实是个偶然的机缘。那年我37岁,在台大中文系任副教授,一天早上,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个到日本深造的奖学金,为期一年,石油年龄和资历的限制,系上上上下下只有我符合这些条件,问我有没有兴趣。当时我的两个孩子都还小,但当时出国进修机会不多,我放下电话跟先生商量,先生说, “这么好的机会,不去可惜,家里有我。”这样,我才放下家庭责任,赴京都研究一年。
真实人生里的林文月
明:那么,真实人生里的林文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林: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负责任、认真、守时、单纯,做事不喜欢拖拉。从前,我一直以为我的认真负责是遗传自我的父亲,他出身贫寒,年轻时必须努力才能拿到奖学金,有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后来,我回头想想,觉得母亲要掌握这么复杂的大家庭,她努力负责的坚持,也不输给我的父亲。
我不太能接受拖拖拉拉的工作态度。这大概跟小时候受的日本教育有关吧。日本在衣食住行礼仪教育方面, 做得很好,成为他们的传统。我觉得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适度的仪态穿着是需要的。 但我自己并不自觉,好像这是做人的本份。
明:“真实生活中的林文月”怎么看待“传说中的林文月”呢?
林:我研究所还没有毕业就结婚了。我在认识我先生以前,没有交过男朋友。我先生是我嫂嫂的弟弟,也是在上海长大的。我们开始交往时,他在师大美术系念书,我还在上高中。一直交往到有一年中秋节,我跟他本来在一起,后来就跟他说再见,我要回家跟家人一起过节。他送我回家,路上说了一句话:我都没有家人。我当时没有多想,事后才想到,啊,怎么没有请他一起回家过节。所以我给自己下了一个期限:那明年中秋节,我要让他有一个家。既然这样决定了,就要做到。
我先生和儿女眼中的我是个普通人的林文月。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普普通通地过了这么多年。就是这样。我一直觉得,生活是要自己去过出来的。跟传说无关。把一件事情做好,会带来成就感,连生活里的小事情也一样,比方做家事,菜色的搭配,碗碟的组合,都是一种很快乐的事。如果可以这么想,做一个女人就会快乐很多。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生活都要过下去。如果退休不教书了,还是要过生活。结了婚,有伴侣陪孩子着过日子,很好,如果伴侣走开了,孩子走开了,自己一个人,生活也还是要过下去,要认认真真,活到老。
完稿于2015年3月1日
林文月书房(美国加州湾区),2015年2月 图/澎湃新闻网
(本文作者明凤英,旅美学者,1956年生于台湾。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比较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加州州立大学副教授,现任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线装版本
民国书刊
文献资料
稿本手迹
名人殿堂
拓片信札
照片影像
地理堪舆
外文书籍
新版推介
综合商业
东北大集
金风玉露
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