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二马路 于 2015-2-6 09:21 编辑
2011年09月07日10:12 来源:青年报 作者:丁烨 吴恺
“书源和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我想我这个书店最多还能撑5年。”复旦旧书店的老板之一张强坐在简陋的收银台边,望着店中两层楼都摆得满满的书架,以及不多的几个老客人。奇怪的是,在说出这句“生死之语”时,这位在旧书业中搏杀十多年的张老板的表情却并不显颓唐。
如张强这样坚守至今的私营旧书店小老板,在上海滩数量并不多。数量同样日趋减少的,还有他的国营“对手”,上海图书公司下属的上海旧书店与新文化服务社的门市。曾经一度风生水起的上海旧书业,曾经占领过老上海最繁华路段的上海旧书店,曾经让几代人如痴如醉投入淘书渊海的上海旧书店,如今正悄悄淡出人们的视线。在互联网极速冲击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的今天,私营与国营的旧书店老板们早已不再是所谓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共同的敌人是严重青黄不接的读者群体与无可奈何的资源枯竭。 本报记者 丁烨 本版摄影记者 吴恺 只闻故人去未见新人来 夏末的一个黄昏,市中心一座红砖外墙的老洋房门前,肤色黝黑的中年男人低首整理着脚边的一堆书籍。粗糙的手掌抚过封面上那淅淅沥沥的灰尘,一阵白灰色的粉末“哗”的一声落了下来。最上面的一本封皮已经泛黄,那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散开的书堆中,郭绍虞、曹禺、刘大杰、唐弢、唐圭章、冯友兰、孟森等名字在光影凌乱的夕阳之下,晕染上一层烫金的色彩。中年男人对这些鼎鼎大名的作者与书名并不关心,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那一杆秤上的刻度。30斤,这就是这一堆旧书的重量。“里面这家的老人过世了,他家里人打电话叫我来收旧书的。什么?这是很好的书?我又不懂,我是收废品的。”在与记者的答问中,这一堆旧书的来历清楚了。“这只是很少一部分,这家的老人大概是个老知识分子,他儿子说家里还有好几架子的书,老人走了,现在也没人看了,放着占地方,叫我过几天再来拿一部分。” 中年男人推着他那辆破旧的黄鱼车,摇着那个用水壶盖子做成的简易铃铛离开了。那略带嘶哑的铃声,伴着那一堆泛着旧色的书,渐渐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仿佛这些书随着老主人消失在了人世间。 …… 瑞金二路410弄内的新文化服务社店长仇冠华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了。很多时候,负责收购旧书的她与另一名书店同事不得不同时充当“清洁工”的角色,给满地乱堆的书籍分类整理。在仇冠华看来,这些“老先生”的书房是个宝地,只是一旦老人故去,他的小辈却并不懂得书架上这些泛黄书籍的价值,急着想把原本的书房挪作他用。“我有时候在想,等这些老读者都走了,还有谁来书店?我们这里,顾客本来就不多,年轻读者就更少了。”仇冠华坐在瑞金二路门市部里间的大书桌前,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与四壁的书架上都是成堆的旧书。其中有些套册的残本,正在等待配齐,有些是生僻的专业书籍,等待着它的下一个主人,而更多的则是文史类的古旧典籍。目之所及,满地齐大半个人高的书堆散发着异常凛冽而沉静的气息。 正如仇冠华所说的,这家“养在深闺”的旧书店尽管是上海滩规模最大的旧书店,人气却并不旺。来的都是些老读者、老客人,鲜少有年轻的面孔。1个小时过去了,走进店门的有3名老年读者,2名中年读者,他们都熟门熟路,一进门就转向自己感兴趣的书架前,偶尔还会与相熟的营业员交流些什么。“都是住在附近的老读者,很多都认识的。”仇冠华说。 复旦周边的两家旧书店,情况并不比国营书店好多少。由于比邻复旦,这里的顾客还是有些年轻的面孔,不过大半天不来一个人是常有的,在政肃路复旦旧书店收银的阿姨对这样的人气很淡定。“现在看书的人少了,你只要看看复旦周围这几年连着关掉几家书店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