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23491|回复: 0

901期伊丹谈藏书

62

主题

103

帖子

7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9
北二马路 发表于 2015-6-22 2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二马路 于 2015-6-22 20:49 编辑

901期伊丹谈藏书




伊丹:书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了,你怎么想到要收藏书的呢?



常红:环境跟家庭两方面原因,潜移默化的大一些。我母亲是医生,喜欢书;我父亲藏书,都锁在他的柜子里,越瞒着我反而越想看看,这样偷着看了他的很多书,这是家庭方面的影响;小时候跟我父亲在大兴安岭生活,他机关单位的对面就是一家唯一的当地书店,有点儿零花钱就都扔那儿了;等到参加工作,去了大草原,住的宿舍楼里有个阅览室,正好我们的房间紧挨着它;跟阅览室的管理员相处的挺好。等到他们搬家时,一部分图书送给了我。这算是环境方面的影响吧。



伊丹:这种收藏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常红:小时候有了零花钱,就都买成了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到大了,也参加工作了,开支就往书店跑,几乎工资的一半都送那了。那时候乱买一气,五花八门的书留下不少。但还算不上收藏,仅仅是入门。


伊丹:这么多年了,您现在总共有多少藏书?


常红:说是藏书,一旦多起来,其实还有一些衍生品,是跟藏书密不可分的。比如历史性强的资料也存了一部分;拓片跟地图,也捎带着收进一些,都是跟文化历史,线装古籍分不开的。统加一起,也就是3万种/本吧。


伊丹:这么多的书您又是怎么管理的呢?


常红:这真是个问题。搬了几回家,发愁的主要还是书,那是真累呀。但也总结了些经验,就是把家里所有的空间都利用上。不要书柜了,感觉太样子货。量好尺寸,直接上墙。所说的上墙,就是贴着所有的墙面,做成搁书的横板。码成跟墙一个整体。一来可以一目了然,随意也养眼。再者,不占空间。然后,在电脑里输入所有的书名,做成书的档案,查找起来也方便多了。


伊丹:平时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收藏?


常红:这么些年,结识的书友也多了,本地的跟外地的,都有互动,需要哪类书籍,首先信息能跟得上。加之又有了网络沟通,更是轻车熟路,就看自己挣得钱够不够厚度了。


    书的来源有三个途径:本地外地的各大小书摊书市;个人收藏要处理的;网络和拍卖公司。


伊丹:你觉得收藏书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常红: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让灵魂不孤单;精神上总能得到休息,不容易迷失。通过文化交流,可以结交更多的同道朋友,各行各业的人,因为共有一个爱好,彼此补充,生活的充实。


伊丹:有哪一本书的收藏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有过非常有趣的收藏经历吗?和大家分享一下。


常红:具体哪一本,有些茫然。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岱峻的《发现李庄》对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的,茨威格的《麦哲伦》和《富歇》这两本。

    有趣儿的经历很多。

    10多年前在北站地摊花10元钱买了一本《(宋代医书目)内容一览》,开始看着以为就是本普通油印本,几次搬家都没拿它当回事。有天偶然翻看其他书,里面提到这本书,才知道是个绝版的。写这本书的人是咱医大的,不过是医大早期的一个医学博士,日本人,叫冈西为人。这是他做《中国古医书书目》前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印了很少几本送他认为有关的同行和老师检阅批改的。医学史上,只有记载的书名,再没见过实物。通过这一个点,引申出他后来的《东北之药材》上下册,和他在南方发现的一味药材胡满蔃,这是这味药材的一个名字,还有个名字叫断肠草,毒药。虽说是毒药,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钩吻”。

    前两年有位女医学专家郭秀梅女士专门为他做了个传,很大部头,里面也提到这本书,但没有这本书的实物。日本投降了,他却在医大又呆了几年,最后才撵他回去,身上允许带30斤个人物品,只好把他自己整理的稿本贴着字的边缘剪下去,为了减轻重量,拿回了他自己的心血,里面也没这本书。我为此花费了很多精力去补充完善,记录下来,算个小乐趣吧。


伊丹:您在收藏过程中有过困惑吗?


常红:从来没有过。她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如同空气和水。









QQ图片20150622170147.jpg
QQ图片2015062217015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