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二马路 于 2015-2-6 07:52 编辑
铅印时代常见工种:拣字、接引、拼版、刻字、铸字、轮机、印刷 字架:存放铅字的架子,一般分为标题架和小字架,上面有条理地布满许多格子,每格放一个字数个,一副架子基本囊括普通常用的字。 手盘:铅字印刷时期排字车间的主要工具,其功能主要是按照版面规定,挪动铅字铅条使之形成一定宽高规格的标题和文章。 铅条:分隔文与文、题与题之间字距行距的铅制长条。 通文:根据文章分栏的要求,通过手盘挪动铅字使其形成规定的宽度,也用于删文后文与文之间的衔接。 接行:这是拣字与拼版之间的一个过渡,它主要是把拣字人员拣好的文章,根据版面的要求形成规定宽度,并且给每行字之间镶入规定行距及宽度的铅条,接着由接行人员把镶好铅条的铅字文章,通过打样子形成一校样交校对,最后把铅字文章送交对应版面。 铸字:即做字,利用机器根据排字车间的需求,制造各种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 镊子:就是修改文字时使用的工具。把错字镊出来,再放入正确的字。 制版:利用照相和化学腐蚀等手段制作版面上的金属照片、刊头等。 空铅:就是文章的抬头空白及结尾文完的空白,以及标题空白处等使用的一种和文章、标题字号一样大小的,没有文字且低于字面的铅制填充物,也就现在的空格。 打样子:把做好的铅字内容,经过油墨滚涂后,放上用水潮湿后的白纸,再用棕刷刷成一张小样或大样以供校对。 坯子:用于字距的铅制填充物,和现在的空格定义里的几分空一样,它也分对开、三开、四开等规格。 模子:铸造铅字的模具,一般为铜制。 浇压:报纸印刷前的一个重要工序,通过高压把铅字压在纸型上,然后把纸作筒状放进机器里,再用融化的铅浇铸,使文字内容形成一个铅制筒状物,以便机器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