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2813|回复: 0

[转]半两钱

45

主题

52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老顽童 发表于 2015-2-5 17: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两钱  形制为圆形方孔,重 12 铢(我国古代规定 1 两为 24铢),有钱文曰“半两”。“半两”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两”。战国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 336)“初行钱”,即指秦国开始由王室铸造货币的流行,标明秦国王室专铸货币制度的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贝币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货值不一的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把秦统一货币的政策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西汉初年所铸的钱,虽陆续减轻重量,仍称“半两”。如吕后二年(前 186)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 175)减为四铢,民间私铸的半两,有轻不足一铢的,因其轻薄如榆荚,故称“榆荚半两”。汉武帝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前 118)废除半两钱,始铸五铢钱。   半两钱始用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们称之为“战国半两”。秦统一六国后,仍以半两为名,统一其全国货币,人们又称之为“秦半两”。秦亡后,汉又仍沿用的半两,故称为“汉半两”。   汉初仍袭用秦的半两钱制,但汉高祖刘邦初登皇位时国家很穷,为解决军费开支,笼络人心,确立了货币减重政策,并允许民间私铸钱,这本是一种权宜之计,然而民间所造钱既小且劣,有的轻到一铢以下;因为钱的方孔太大,周边像四片榆荚合成,被称为“荚钱” 或“榆荚钱” 。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已名实不符 一两为二十四铢,约16克 。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1克,直径不足1厘米。   此时物资缺乏和商人囤积居奇,以致物价高昂。吕后二年 公元前186年 决定加重货币以提高币值,由政府统一铸行八铢半两钱,此钱重5.3克左右。汉高后六年,由于与南越及匈奴作战,军费开支大增,又重新实行货币减重,行五分钱 即半两的五分之一 ,民间也称为荚钱。高帝末年和吕后时曾禁民私铸钱。文帝五年 公元前175年 改铸四铢半两。此钱分有廓无廓二种,书体规整,文字方折,径2.4厘米,一般重2.5克 见图 。但由于新铸的钱和过去的旧钱,钱文都为半两,同在市场上流通,大小、轻重、优劣不一,用轻钱时需再加若干枚,交易很不方便,再加上诸王、达官、豪富大量私铸牟利,更增加了币制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再图改革币制,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又铸三铢钱,以弥补国用不足。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 铸五铢钱后,半两钱遂正式废止。   东汉五铢和西汉五铢的差别是“铢”字的写法不同,西汉五铢“朱”字头的方折,而东汉五铢则呈圆折。还有就是钱体重量西汉五铢约在3——3.6克间,而东汉五铢则多在3克以下,且西汉五铢钱体精良,东汉五铢则较粗糙。   先秦半两是容易分辨的:铸法原始、古朴,幕面不甚平整,背面或有铜渍,铸口宽大而不修平,有上下左右流口;外形不圆,厚薄不均,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圆孔;钱径较大,钱体较厚;面文“半两”二字,大小不一,“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较短,“两”字常见“长人两”。

     真正意义上的秦半两是指秦统一中国后全国流通的钱币。铸期为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据传秦半两钱文出自丞相李斯之手,玉箸体篆书、气韵飞动、纤细有力、十分潇洒。

    汉半两与秦半两基本上是一脉相承,但是在秦半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区别是客观存在的。相比较而言:秦半两粗放原始,汉半两秀气精致;秦半两厚实不圆,汉半两平整成园;秦半两字体洒脱,汉半两字体规正;等等。只要细心品味,还可以找出许多区别。


    秦半两标准程度不高,钱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曰半两,即十二铢,相当于现在的7.8克左右;一般的径在25——28mm,重5克左右),总体上讲,要比汉半两为厚实,边缘铸口茬多不磨鑢,钱体欠圆,穿不方者亦属常见,是比较粗糙的钱币。

    秦半两书体用小篆,笔划宽长,方中有圆,文字较高挺;“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较短,“两”字除“长人两”外,更多的是“短人两”。后期形小穿广的秦半两中,还出现“连山两”。

    目前已经认定的秦半两类型有:原始型(战国中期)、大型、大篆文、小篆文、大字、小字、传形、有郭半两、小型灯笼半两、小型(秦后期)、以及在字体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类型。


    汉半两主要有:榆荚半两(秦末至西汉初期,约汉王刘邦元年,前206年,钱体轻薄,重三铢上下----秦汉1铢约合现在的0.7克,形同榆荚)、八铢半两(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仿秦半两书体,略浅,重八铢)、五分钱(吕后六年,前182年,薄小,孔大,重只为秦半两的五分之一)、大半两(西汉早期,字文平整)、四铢半两(汉文帝五年,前175年,钱文平正,重四铢)、有郭半两(建元五年,前136年,新铸的四铢半两,有外郭,亦有内外郭的,也有称三分钱)、铁半两(西汉早期,湖南一带,钱体如四铢半两)、特大型(镇库大钱或开炉大钱)。

    汉半两的种类及主要特征,前文已经介绍。本文主要从形体和字体等方面讨论其特征,以提供辨别的基本依据。

    榆荚半两    易识别。版式复杂,大小亦相差悬殊。大的钱径有至20毫米以上者,重2克左右约合当时三铢;小的径不足10毫米,重仅零点几克,不及汉制1铢。

    较厚重的荚钱,多为一个镏口,较宽。钱文“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较长,笔法随意,字形方中透圆,少数的似四铢半两写法,字形略长;两字多为“双人两”和“连山两”,“十字两”所占比例较少。这种钱大多数为民间私铸,残存较多秦钱气息,表明为汉初铢。

    八铢半两      笔划直角方折,字形结构疏郎;钱文平坦,字口极浅。大多“半”字二横划等长,有的“半”字下横两端上翘;有的“半”字写法有宽阔方正和狭长,上宽而下窄两种;“两”字有“长人两”、“短人两”两种,其“两”字上横笔多短而偏向内侧,下都呈一个不封口的正方形。

    从制作工艺上看,比秦半两平素轻薄,皆无内外郭。大样薄肉,钱径在27—31毫米之间,重量多在3.5—5.5克之间;轮郭齐整,穿孔周正,镏口有二至四个不等,且较窄,不磨鑢。

    五分钱      五分意为半两(十二铢)的五分之一,约为1.5—2克之间。形制规整,穿孔较大(11—12毫米);镏口多为两个,或居上下,或处上下斜侧对应位置。

    文字狭长细峻,小篆书,“两”字多为“十字两”。

    有少数五分钱,肉分高低两层,钱文半在高处,半在低处,术语称“蛇目半两”。

    四铢半两      是官民同铸的钱币,是半两钱中规范性最强,又最容易识别的一种。钱径大小相似(24毫米左右),厚薄均匀(重2.7克上下),钱体圆洁,穿孔方正,面无外郭,背平夷。镏口窄,光洁度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半两钱都高。

    文字清晰方正,笔划方折,篆书;“两”字多为“十字两”及“连山两”,“双人两”较前为少,“两”字上横长与下部同宽。为文帝、景帝时期所铸,亦称为前期四铢半两。

    有郭半两       武帝(建元五年)时期铸,又称三分钱,以其重仅为半两的三分之一而名。亦称为后期四铢半两。铸有浅细外郭,个别情况有内郭或穿上横画等。也不乏无郭者。径在21—23毫米之间,穿径在7—9毫米之间,重约2克。比文帝初铸的轻薄。

    后期四铢半两笔划多不严整,“半两”二字的减笔现象较前严重。“半”字上横有的不再折笔向上,仅作一横,字头两笔改作撇捺。“两”字为“十字两”,不少连“十”字也简化成一竖或一个空格。

    前期四铢半两与后期四铢半两的区别不完全在于有郭和无郭,关键在辨别其形制文字为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